“史上最豪華導師陣容”的現代啟示
瓜田推薦辭:一張清華研究院的畢業證書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興趣。一個研究生,居然能有一堆(四、五個)大師作為自己的導師,實在是太牛了。可惜的是,這些大師早成絕響。遍覽神州,再也找不到一個了。不是十年八年,不是幾所大學,是半個多世紀,是所有的中國大學,都沒有培養出這個級別的大師。錢學森著急,溫家寶著急,我們也都著急。該想想毛病出在哪里了。
這兩天,微博上一張民國時期的畢業證引發了大伙的強烈興趣,甚至稱它是“史上最牛畢業證”。畢業證的主人叫李鴻樾,“清華學校研究院”畢業,說這張畢業證書牛,是因為導師一欄有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等人。
一張民國時期的畢業證引發大伙如此強烈興趣,這雖多少讓人覺得有些意外,卻也在情理之中。于新生代,這是一次獵奇;于年長者,這是一種懷舊;而于更多關注中國高等教育現狀與未來的人們來說,圍觀“史上最牛畢業證”,艷羨一名學生竟然享有“最豪華導師陣容”這一史實,則無疑更是一次難得的見微知著式的反芻。
這里,姑且不論何謂大學精神,也拋開“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話題,以及令人糾結不已的當下中國大學普遍存在的官本位怪象本身,我想僅就令一眾圍觀者感喟良多的“牛的不是畢業證,而是有關高尚的品行”的熱議,就足以令人臉紅耳熱、羞愧難當了。
尤感諷刺意味的是,這邊廂,大學校長們急吼吼地大手筆擴張校園,建豪華門樓,二層飯堂也裝上豪華電梯,并且聲稱廣納賢才,意欲批量催生大師,名動天下;可那邊廂,不少名牌大學的少數師生卻并不爭氣,屢屢鬧出令人不齒的丑聞,比如教授嫖娼、博導剽竊、學術(文憑)造假、以身換“博”,抑或是博導忙活著爭項目吃回扣開公司,再不就是把手下的研究生當廉價的打工仔使用。如此語境下,老師哪有心思治學、培養人才、獎掖后進?而大學生們哪有工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種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大學,不要說很難再現當年西南聯大大師迭出,一名學生竟能坐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四大導師”的悉心指導點撥的奇跡了,即便是一紙證明同等學力的文憑現如今幾乎也是唾手可得,不僅含金量大大降低,甚而混跡知名學府多年后拿到的文憑尚且難逃屢屢被指有注水之嫌,自然就更遑論持證者的品行到底如何了。
我以為,隔三差五,循著歷史的蹤跡,造訪猶如星漢燦爛彪炳千秋的先賢,攬鏡自照,并且集體反芻一下“史上最牛畢業證”,“最豪華導師陣容”勝景,對于我們如何克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毛病,辦好大學,培育出學富五車志存高遠心系天下的大批英才,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的振興與崛起,想來是不無裨益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