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安縣水口鎮甲埂村,今年已逾八旬的苗翠花老人,不僅不需要人照顧,還用雙肩扛起整個家庭。她既要服侍智障大兒子、大兒媳、小兒子和癱瘓在床的老伴,又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小孫女上學。提及苗翠花的堅強,周圍十里八村的村民無不為之動容。
12月19日,記者見到苗翠花老人的時候,瘦弱的她正在家里幫智障兒媳梳頭。
56年前,苗翠花與前來甲埂村插隊的“知青”陳家權結婚了。婚后,他倆先后生下兩個兒子。令人難過的是,兩個兒子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丈夫由于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變得沉默寡言、易怒、暴躁。然而,苗翠花擦干眼淚,堅強承受。 “當時,有人勸我把孩子都送到福利院,可我又怎么能忍心丟下他們不管呢。再苦再難我也要把他們撫養長大呀! ”苗翠花說。
苗翠花每天既要照顧兩個孩子吃喝拉撒睡,洗涮縫補,又要到生產隊掙工分養家。每天5點不到就起床,上工之前做好飯、幫兩個兒子洗漱、喂飯、換好尿布、固定住身體、蓋好被子,她才能出門。每天中午和晚上回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徑直走進臥室,看看兒子尿沒尿床,幫兒子翻身、喂水、喂飯……一天接一天,一年接一年,年紀輕輕的她過早白了頭發。
大兒子17歲那年,因走路不穩,被掛在自家屋檐下的釘耙砸中右肩,由于當時無錢醫治,最終導致傷情惡化,整個右臂被高位截肢。接二連三的打擊,幾乎將這個堅強的母親徹底擊垮。從那以后,她的視線從來不敢輕易離開她的兩個兒子,生怕一不留神,災難就會再次上演。
后來,在一次趕集途中,苗翠花看見一名蓬頭垢面的姑娘在流浪,一打聽是個無家可歸又有智障的孩子。出于同情,苗翠花毅然把她領回了家。沒想到,大兒子看到那傻姑娘后,特別開心。盡管他已經30多歲了、自己處處需要媽媽照顧,可自從姑娘來了以后,他卻每天爭著、搶著要幫忙照顧她。漸漸地,苗翠花發現,自己的傻兒子喜歡上了這個傻姑娘,傻姑娘也喜歡上了自己的傻兒子。最終,兩個苦命的孩子走到了一起。
婚后,大兒子夫婦倆接連為苗翠花添了兩個健康孫女,這才給全家帶來了快樂。從此,苗翠花更加忙碌了。為了不讓小孫女遺傳父母的智障基因,她沒讓孫女兒喝過一口母乳,而是喂她們用開水沖泡的舂細炒過的大米。如今,兩個小孫女都上初中了。5年前,她的老伴又一病不起,至今仍癱瘓在床,生活起居全靠苗翠花一人照顧。 “我不嫌他們臟、不嫌他們煩,我只希望自己慢點變老,這樣就能多照顧他們幾年了。 ”苗翠花老人說。
對于苗翠花一家的困難,鎮里和村里想盡辦法幫助,水口鎮多次組織開展上門慰問和送溫暖活動,并協調民政部門及時為老人的兩個兒子、兒媳及老伴辦理了殘疾證,并將苗翠花老人和她的兩個小孫女納入低保補助范圍。每年僅低保和殘疾兩項,全家可享受政府補助2萬多元,可基本滿足生活需求。今年初,苗翠花家還被列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扶貧工作組免費給她家送了100只鵝苗……“明年,我們將繼續采取政府兜底和養殖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她家,并爭取社會各方面力量來獻愛心、送溫暖。 ”甲埂村支部書記劉澤貴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