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車太快 村民8次投石砸車
村民為防止房子再被車撞,在門前自設“防護欄”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埋怨貨車司機車速太快影響安全,省道201線南安石井溪東村段村民,連續三天8次向貨車投擲石塊。不少村民還在家門前豎起“石林陣”,防止貨車撞向民房。
在此前,翔安蓮河村至石井奎霞村9公里的省道201路段,4個月發生4起車撞民房事件,沿線居民惶恐不安。這次,附近的村民用這樣過激的行為,希望過往司機能減減速,也希望南安有關部門,早日改造這條事故多發的公路。
凌晨投石砸車村民稱情有可原
昨日,記者從南安溪東邊防所獲悉,在本月11日至13日的三天里,接到8名過往司機報警稱,途經省道201石井溪東村路段時,遭到村民用石塊丟擲。報警多發生在凌晨2點左右,被丟石塊的車輛多為重型車輛。
值班民警介紹,由于沒有造成嚴重后果,很多司機在報警之后就自行離去,并沒有辨認投石村民的相貌,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對于投擲石塊一事,當地村民并不否認。“那些司機太可惡了,早就有人想砸他們了。”村民李先生說,這些貨車司機這樣不顧人命地開車,村民砸車情有可原。
“這些司機越來越沒有責任感了。”李先生的妻子說,此前有一輛重型貨車從門前經過,就把一塊十余斤重的石塊碾飛了起來,一直飛到路旁,“幸好當時路邊沒有人,很危險,很嚇人。”她苦笑道,如果自己有錢肯定不住在這里。
溪東邊防所的民警希望,砸車的這些村民不要因一時憤怒,遷怒到所有司機身上,大家應采取正當的法律手段,向當地政府及交管部門提出申請,使事件得到最有效的解決。
南安市公安局石井鎮交警中隊的葉隊長表示,將盡快聯系石井鎮政府,加強村民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杜絕上述情況的再次發生。
貨車激起飛石砸碎玻璃險傷人
記者在該路段現場體驗發現,每隔幾秒便有一輛重型車輛呼嘯而過,帶起的石子飛向路邊,砸得記者大腿生疼。在路邊經營小店的李先生說,自家的玻璃窗曾被飛石砸碎,所以平日里,大家很少呆在路邊休息。
經營一家水暖店的李老板稱,店里幾個瓷制的潔具也被“飛石”砸碎。他說,平日里村民能不過馬路就盡量避免過馬路,即便要通過也要看準時機,一路狂奔,“生活在這里,擔驚受怕是免不了的”。
據李老板介紹,過往的車輛很快,根本不會管前面的攝像頭、限速牌以及各種警示標志。“到了后半夜,司機跟瘋了一樣。”李老板心有余悸地說,因為路上人少,過路的司機還會開得更快。同時他提到,司機在經過彎道時,還會狂按喇叭,因為過路貨車太多,聲音一波接一波。“如果住在街上根本受不了。”他也稱,大家丟石塊也是無奈之舉。
一棟房子三被撞 門前豎石做護欄
老李的三層樓房已經前后被撞三次了,院墻被撞癱,房檐被撞裂。實在忍無可忍,老李在自家的樓前豎起了十多塊石頭、水泥樁。他說,住在街上實在太危險,先裝上幾塊石頭,如果有車撞過來,還能幫忙頂一頂。
“一點辦法都沒有。”老李說,有些車很大,真不知道這幾塊石頭能幫忙扛多少。在這個S形的拐彎處,幾乎每個過彎都是呈90度角,司機看不到前面情況,減速牌離拐彎有段距離,路燈又太昏暗,“你讓司機怎么緊急剎車”?
據老李回憶,在翔安隧道開通前,這條路是很安全的,人們甚至可以慢慢地走過馬路串門。但之后,路面的集裝箱車等重型車輛突然變多了,拐彎的地段又沒有因此拓寬路面,出了不少交通事故。
針對這段事故多發的9公里201省道,記者此前采訪公路部門時,部門稱道路拓寬和新建一條公路將是最好的方案,但礙于資金等問題,工程遲遲難以動工。當日,這些部門也表示將盡快組織工作人員前往調查,并出臺緩解辦法。
昨晚,記者致電南安市委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會盡快向領導反映上述情況。(本網記者 史國亮 田米 通訊員 劉立宏 文/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