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學校只重視學生成績不同,加拿大對學生的考核標準主要是綜合能力,成績只是一個很小的考核因素。加拿大主要看重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主觀能動性、團隊合作、獨立工作能力、組織能力、責任心等。
1、自我控制能力: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在課堂上表現十分明顯,會不會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玩iPad或者iPhone,上課的時候會不會經常挪桌子、上廁所,會不會經常開小差、與周圍同學講話,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這些都決定了老師最終在這一項給出的是E、G、S、N哪個檔次。
2、主觀能動性:老師主要看學生是否在課堂上主動提問,自學的能力如何,不懂、不明白的問題會不會下課和老師交流,對于老師講解的課堂內容能否有自我的觀點和見解,這在討論式的上課方式中尤其重要。
3、團隊合作:在加拿大的教育理念當中,從小就培養學生的teamwork,越到高年級機會越多,比如手工課、實驗課,這些課程一個孩子是無法完成的,經常是幾個人一起合作project,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學生在小組里的表現會成為老師評判的依據,另外也包括和老師的合作,是否愿意加入到老師的義工隊伍,幫老師整理桌子、修改作業等等。
4、獨立工作能力:光有團隊精神,自己不能獨立完成家庭作業這是萬萬不行的,這主要看家庭作業是否在沒有老師、同學的幫助下個人獨立完成,作業是否按時交,這項是教育的“本”,也是在小學階段非常重視的一項指標。
5、組織能力:這項指標范圍很廣,可大可小,大到加拿大高中時選課,是否有計劃在選課前夕做好準備;每周三個測驗,是否都能充分準備好、復習好,越到年級高,這方面的能力越能看出差別,小到自己的課桌、書包是否擺放整齊,當然不同的老師考察的標準也不盡相同。
6、責任心:有些孩子對考試無所謂,在學業上沒有太大的目標,這就說明對自己沒有責任心。這一項主要是看學生對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是否負有責任,同等聰明的孩子有責任心自控能力強,學習成績就好,反之亦然。
一個人從小就要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個指標放在第一位,可見在加拿大教育界對此頗為重視。
本文選自《京翰美國高中的博客》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