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針對傳播淫穢色情的行為,他們采取高壓技術打擊策略,不斷加強對涉黃QQ群的篩查力度,并利用色情主動識別技術,對違規行為進行技術判定。目前,除了在QQ聊天對話框設置舉報入口外,還有110.qq.com、騰訊客服kf.qq.com 等通道進行舉報,對于情節嚴重的情況會移交司法機關。2016年11月,騰訊發布了首份《中國網民網絡素養研究報告》,報告顯示56.8%的青少會主動投訴、舉報網絡不良信息,青少年群體良好的用網習慣在逐漸形成。
QQ群聊天對話框中的舉報按鈕(右上角紅框處)。網友供圖QQ群聊天對話框中的舉報按鈕(右上角紅框處)。網友供圖
2016年12月,文化部出臺《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文化部市場司網絡處沈婧在2016年12月24日召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與犯罪預防研討會會議上介紹說:“在這里面對未成年人也有單獨的條款,要求加強未成年人的保護,未成年人參與的網絡表演不得侵害未成年人的權益,這是我們近期開展的相關工作。”
目前正在征集意見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中,第二十二條規定:“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應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進行注冊,有效識別未成年人用戶,并妥善保存用戶注冊信息”,對第三方平臺對用戶年齡識別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我們是同意使用身份證來進行實名注冊的,我們認為采取了身份證就進行了實名注冊”,沈婧在會上說。
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姚建龍教授則觀察到,現在很多未成年人特意不用微信,而都在用QQ。“我問他們為什么?他們說用微信父母都看,QQ父母都不太用,所以這樣可以不讓父母管住他的生活”。姚建龍說,在網絡時代需要尊重未成年人的成長規律以及網絡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社會化方式的特點。
對于小冬案例中的情況,姚建龍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這類色情QQ群視頻的存在無疑已觸碰底線,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在防治上,應倡導“外劃底線,內增免疫”的模式,而不是對未成年人進行單純的隔離保護模式。
新的一年新氣象。19個色情直播QQ群和31個相關群主和管理員賬號在跨年夜以被查處。徹底鏟除網絡色情的毒瘤,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依然任重道遠。
(文中小冬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