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流中,她一把拉住了過馬路的殘障老夫妻……
有人提醒覃大姐別被訛上
這位女環衛工隨手做的暖心事,感動了一位95后護士
而覃大姐說,她只是做了分內事,她相信還是好人多
要不是網友發微博,如此溫暖的一幕可能會不為人知:面對川流不息的車流,一對步履蹣跚的老夫妻在路中間手足無措,其中有一位是盲人,只見他們一會兒往前走一步,一會兒向后退一步,看上去非常無助。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過往車輛剮倒,后果不堪設想。
正在此時,一位身穿橙色馬甲的環衛工一把拉住了他們,并將他們攙扶到馬路對面的安全區域,緊接著又將其中一位不小心摔倒的老人扶起來,因放心不下,還幫助他們打車。1月2日,面對著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環衛工覃玲感慨,人都有變老的一天,誰都有需要扶一把的時候,她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暖心一幕 給環衛阿姨點贊
當天,沈陽95后網友“小航視覺”在微博中曬出暖心一幕,在曬出的圖片中,一位身穿橙色馬甲的環衛工正攙扶著一對老夫妻過馬路,其中被攙扶的老頭是盲人。網友“小航視覺”叫王中行,是一個愛好攝影的95后護士。小王告訴記者,這一幕是他路過崇山路北陵大街交通崗時看到的,由于被眼前的這一幕所感動,所以才掏出手機記錄下這一溫暖瞬間。
花半小時 從攙扶到幫忙打車
當天11時許,記者來到了事發地點,由于臨近午休時間,記者在現場并沒有看到環衛工的身影。隨后,記者來到了皇姑區執法市容局遼河城管所,根據遼河城管所相關負責人的辨認,這位暖心的環衛工終于浮出水面。她叫覃 [qín] 玲,今年45歲,從事環衛工作已有5個年頭。覃玲告訴記者,當時她正在崗上作業,看到一對老夫妻由南向北要過馬路,其中,老頭看樣子是盲人,老太太雖然視力沒問題,但腿腳非常不好,當時老夫妻周圍全是機動車,可他們卻偏偏往車多的方向走,于是她一把拉住了他們,這也就有了微博中那張暖心的照片。
但事實上,事情并沒有結束。誰曾想,眼瞅要到人行道,老太太卻摔了個跟頭。看到這一幕,覃玲的心咯噔一下,這時有路人提醒她不能管,小心被訛上,但覃玲并沒有多想,和老頭一起將老太太扶了起來。在將老夫妻攙扶到馬路對面的安全區域后,細心的覃玲詢問這對老夫妻要去哪兒,當得知對方要去陶瓷城后,覃玲建議老夫妻靠在電線桿上休息,然后自己來到路邊幫助這對老夫妻打車。 “我將這對老夫妻一一攙扶到出租車上,其中,扶老太太上車最費勁兒,花了七八分鐘才讓老太太坐安穩。”覃玲告訴記者,從扶老夫妻過馬路,再到把他們送上出租車,一共用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
對于為啥要出手相助?覃玲給出的解釋讓記者暖意十足,她說:“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誰都有需要扶一把的時候,她只是做了分內事。而她也堅信等自己老的時候,也會有人像這樣幫助她,因為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多。” 覃玲表示,五六年前,她的母親曾在北行附近摔倒,當時是一個外國小伙兒將她的母親扶了起來,這件事兒讓她很感動。而當看到這對無助的老夫妻,她想到了當年那個做好事不留名的外國小伙兒……
善良會傳染
這件善事的邏輯,在覃玲看來很簡單,她當年被人贈與過善,所以有人需要時她責無旁貸去付出善,而她也堅信如有一天她需要幫扶,善人善舉也將汩汩地涌出。
的確,正如覃玲所堅信的,善良會傳染。
凡是你為別人所做的,就是為自己所做,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
勿以善小而不為。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是對環境的善;多陪老人、孩子,是對家人的善;擠地鐵時對撞到你的人笑一笑,是對陌生人的善;對工作認真負責,是對同事和老板的善。給迷路者指路,給饑餓者饅頭,給弱者以平等尊重的口氣等都是善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善舉卻沒有高低之分。
托爾斯泰說,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
善的源泉是在內心,如果你挖掘,它將汩汩地涌出,重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心理契約。2017幸福沈陽,讓我們集小善共締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