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曉做客中國網《霞客》對話節目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父母要給孩子做榜樣,以身作則,以身示范,這是最好的教育。”
Q中國網:教育是由學校、社會和家庭三部分組成的。從您的角度來談一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如何將核心素養具體落地實踐呢?
孫云曉:核心素養實際上是為素質教育提出了更具體、更明確的標準,一個人才素質的結構。顯然,這個任務光靠學校是完不成的,必須是由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比如,你剛才講到的家庭和社會。孩子是不可能只在校園里學習生活,他必須有一個廣闊的世界。他需要有走進社會、親近大自然,在實踐中,在探索中才能夠真正地健康地成長起來。
我認為,青少年長大的過程是由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過程,在這個社會化的過程當中有兩個特點是很顯著的。第一,實踐性。他一定是親身體驗、親身經歷。成年人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長以及他的體驗。
第二,群體性。他不可能孤立地長大,一定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長大,這是群體性。
國家提倡研學旅行,包括夏令營、冬令營、春游、秋游,各種遠足探險活動,最鮮明的具有這兩個特點,它是實踐的,它是體驗的,它是群體的。這就是它的魅力。
迪士尼的總裁九個暑假都在一個夏令營度過,他認為他的人生智慧、勇氣、能力都是在夏令營里體驗得來的,這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說明。社會教育還有包括社會的比如工廠、商店、博物館、各個媒體,都要向青少年開放,給孩子一個實踐的機會。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影響最長久、最深遠、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是教孩子學會做人,培養健康的人格。也就是說,核心素養的本質的就是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讓學生全面協調的發展。在家庭教育中,也要堅持培養核心素養。現在我們的家庭有一個誤區,過于看重他的知識、成績、技能,所以說就出現了一個偏差。這個偏差的孩子就很難具有核心素養,就很難適應未來,這是必須改變的。
怎么合作呢?學校是主導,學校倡導開展各種研學旅行活動,校外活動,家庭要支持,要理解。家庭自己本身也可以開展很多有助于核心素養養成的活動,比如家庭的旅行,家庭的運動,或者家庭的對外交往,核心素養實際是給我們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課題、方向。
Q中國網:學校教育有知識傳授的一面,也有社會實踐的一面。核心素養其實就體現在學校和社會不斷的融合,在實踐中學習的過程。除了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中核心素養還有其他途徑可以落地嗎?
孫云曉:夏令營不是一種常態的方式,作為家庭來說,培養孩子包括,怎么樣能夠有孝心,學會做家務,孝敬長輩,怎么樣關心社區,做志愿者,怎么樣養成閱讀,養成寫作,養成禮貌,養成運動,還有責任感等等的良好習慣。
這些都是一種家庭教育特別重要的內容。家庭要把核心素養的培養放在一個核心的位置,這對孩子是真正的一種愛,真正的負責任,目前家庭成為第二課堂,家長成為老師的助教,這種很片面的教育模式,對孩子是不利的。
Q中國網:現在80后、90后的家長越來越多,他們可能漸漸成為這個時代主力的家長。您從事家庭教育多年,能夠感受到這些家長和以前的家長有什么變化嗎?
孫云曉:我們在研究發現:80后家長往往更有現代意識,比如對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注重他們的素質培養,給他們更寬松的環境,我覺得,這可以看出來中國一代父母的覺醒,在年輕父母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