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35人
5個人和弟妹差距大于10歲
琳琳無處傾訴,只有拿起手機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立馬引來上百條評論。
有同學“教唆”:“二孩這么淘氣都是爹媽寵出來的,要好好教訓。”琳琳說,舍不得。
有朋友感慨:“還好我爸媽沒有要二孩,這樣少了很多麻煩,不會有那么多煩心事。”
還有不少老師建議:“兩個孩子相差十多歲,說不上讓和不讓,更多的是給予關愛,相處時應該制定好規則,特別是對于年紀小的弟弟妹妹,做到了,給予獎勵,做不到,要處罰,但這個處罰不能以打罵的形式,這樣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你別以為這只是個案,記者17日采訪發現,這已經成了大學的一個普遍現象。
中國計量大學知識產權專業的姚老師告訴記者,他帶的一個班中有35名學生,大約有6名學生家里有兄弟姐妹,5名學生有一個比自己小10多歲的弟弟妹妹,還有1名是他有一個比自己大11歲的姐姐。
“有弟弟妹妹的學生相較于獨生子女會更懂事些,大多都是班級的班委和學生會干事。”姚老師說。
在姚老師班上,有個學生叫冰冰。之前父母常常開玩笑說要給她生個弟弟,她還嘲笑父母一大把年紀了,怎么可能再生一個孩子。沒想到,2013年,媽媽真的給她生了一個弟弟。一開始多了個弟弟時,冰冰心里不是滋味,覺得自己不再是家庭的中心。但隨著弟弟長大,她和弟弟感情越來越好,冰冰說,正是因為年齡相差得大,她才能體會到這種“母愛”的感情。
姚老師告訴記者,在二孩家庭,一個孩子讀大學,一個孩子才讀幼兒園的現象會越來越多。
(原題為:《90后大學生給10后妹妹當保姆 相處三天兩人一起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