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詩詞大會》啟發
他用唐宋詩詞給女兒設計了一條騎行線路
2008年,隨著女兒毛天雨的出生,毛穎民出去騎車的時間就更少了。“生命中頓時多了很多色彩,不管是騎車還是其他什么的,都沒有女兒重要。”他笑著說道。
不過隨著女兒漸漸長大,帶著女兒一起去騎車的念頭就不可遏制。但女兒似乎對騎自行車沒有太多的興趣,“平時她的功課很緊張,沒有太多的空余時間。”
唯有周六才是女兒最空的一天,毛穎民喜歡在這一天帶著女兒到處走走,和女兒說說杭州的一些傳說或典故,“我爸爸對古代文學很感興趣,我小時候,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會和我說說那里的典故,我也將這個傳統保持了下來。”
前幾天在電視中看《中國詩詞大會》,看到節目中的每一個人都完美詮釋了“腹有詩書氣自華”,展現了中國的詩詞之美,毛穎民靈機一動,“不如就給女兒設計一條用唐詩宋詞串聯起來的騎行線路吧。”
他覺得千百年來的文人墨客在杭州留下了這么多有名的詩句篇章,如果將這些詩詞中提到的景點串聯起來,連成騎行的線路,一定很有意思。
“能在實地騎行這些古詩詞中提到的地方,對于女兒學習掌握古詩詞,相信也會很有幫助,她一定會印象深刻。”
說干就干,他上網查尋了許多與杭州和西湖有關的唐宋詩詞,然后精選出其中提到的景點,串聯成了一條騎行線路。
他設計的第一條線路,從望湖樓出發,沿著斷橋、孤山、樓外樓、蘇小小墓、岳墳、穿過蘇堤,到達凈慈寺,最后到達吳山,單程全長8公里左右。
“這是杭州最經典的騎行線路,這一路上都是人文古跡,都是唐詩宋詞。線路也不長,非常適合小姑娘騎行。”毛穎民說。
一邊騎行一邊背詩一邊講歷史
他準備設計更多的騎行線路
帶著女兒騎行這條線路時,在每一處景點,除了停下來給女兒背誦詩歌,他還會給女兒解釋詩歌的背景等等。
比如在樓外樓,背的是宋代林升的那首《題臨安邸》。在背詩的同時,他還會和女兒講宋高宗南渡的故事,以及南宋王朝如何偏安一隅導致滅亡的歷史。
而在蘇堤,背誦的則是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講訴的則是楊萬里和林子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