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智能手機管不住,家長就盡量推遲給孩子配手機,實在需要的話,就盡量配個只能打電話的老人機或者兒童手表之類的。現在有了管控工具之后,家長就能放心地把智能手機交給孩子使用。
而有部分家長,還希望能增加對微信QQ的聊天監控,增加視頻監控,甚至增加對孩子電話的監聽。
孩子:30%的孩子認為管控太嚴,希望得到更多“自由”
由于很多家長不和孩子溝通,直接就用軟件把孩子的手機游戲封掉,一分鐘也不讓玩,導致調查中,有接近30%的孩子很反感家長的這種“獨裁”行徑,認為家長的管控太嚴,希望能夠得到更多“自由”。
大多數孩子內心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優秀,只是在游戲的誘惑面前,往往管不住自己。如果有好的方法,經過有效的溝通,大部分孩子還是能接受的。
專家意見:家長應該和孩子協商建立起一個有效的規矩,不能完全封殺
孩子往往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為防止孩子沉迷手機網絡,保護孩子們免受移動互聯網負面信息的攻擊,手機給孩子使用的時候,應該做好相應的管控措施。利用好手機工具,限制孩子過度使用手機,這是正確的做法。
像“袋鼠家”這種工具的出現,并不是增加更多的家庭沖突,而只是把部分本應該出現的沖突換了一種形式呈現,根源還是在于工具的使用者-家長。
孩子正在成長,擁有選擇權、嘗試權與犯錯誤權。使用手機探索世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犯錯的過程,家長應該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封殺所有游戲并不可取。而且,任何和孩子相關的決定,應該和孩子協商共同制定,只有孩子參與其中,才能建立責任感而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