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百萬獎學金
瞿傲寒的學霸人生從初中開啟,她成為了武侯區中考總分第一名。本來可以就讀成都七中理科實驗班,但是中考后的一次新加坡政府獎學金(SM1)考試改變了她的人生。通過考試的瞿傲寒,獲得了接近百萬元人民幣獎學金(四年),并留學新加坡。
接下來的留學之路更是挑戰不小。由于是獎學金得主,成績拔尖是基本要求。新加坡政府每學期會對獎學金學生進行成績和操行的評估,達不到要求將被即刻停止資助。“剛開始,心理上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瞿傲寒用了兩年時間追上同齡人。當她升入高中時,經濟學科成績在全年級500多名學生中,已經能排到第二,其它學科也能排到年級前列。
每周末做義工
在新加坡初中,瞿傲寒修讀了十門課:英語、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綜合人文、華文、高級華文、中華文學。考入初級學院后(學制兩年,相當于中國的高中)她修讀了A-LEVEL課程:數學、物理、化學、經濟,還先修了大學課程高級經濟。大量課程都是英文授課。
新加坡學校每天下午一兩點放學,之后學生會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學習不是生活的全部,學習好在新加坡只是標配。老師、同學對你的認可更多來自于你在其他活動中的表現、領導能力、社會公益活動等等。”在新加坡的前兩年,瞿傲寒每周末都去不同的地方做義工,“義賣為兒童募捐,走進底層人群做社會調查,這些是了解新加坡最好的方式。”上高中之后,她還參加去柬埔寨的海外義工,并做團隊負責人。
新加坡中學對課外活動的重視絲毫不亞于正式課程。瞿傲寒參加了學校的民樂團,擔任財務組長,“不論我們是不是要準備大考,只要有樂團演出,學校就要求必須全力演好。而且,音樂會的籌備工作全部都由學生自主完成。”
“激發自我教育能力”
瞿傲寒的父母都是科研人員,對女兒的成長更多是放手與尊重。“在父母眼里,我一直是一個不特別聰明,又有些內向的女生,但一路走來,我都在不斷刷高父母期待值。”她父母說最大的育兒體會就是“要激發孩子強大的自我教育能力”。
雖然離家四年,但是女兒每天晚上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與父母通電話,“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與家人的距離。”每當遇到考試、心理上需要疏導時,“軍師”媽媽都會及時出現,“在我要面臨大考的年份會多來看我幾次。因為媽媽常來探班,所以回家次數也沒有很多。沒有大考的時候一年回家兩次,有大考的時候一年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