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章丘田家柳小學有這樣一位老師,她自從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三十多年的時間一直在條件極其艱苦的山區(qū)小學任教,她的名字叫做賈翠珍。
扎根大山32年小學老師不平凡
濟南田家柳小學的課堂上,賈翠珍正在上課。這是一堂普通卻又特別的數(shù)學課。說它普通,是因為賈翠珍32年教師生涯的每一天,都是這樣度過的;說它特別,是因為整個三年級只有六個學生。拿起教鞭以來,賈翠珍先后在附近四個小學輾轉(zhuǎn)任教,從一年級教到六年級,甚至同時要帶兩個年級的課。
濟南田家柳小學教師賈翠珍介紹說:“復(fù)式班教學,你上課的時候先有一個年紀布置作業(yè),做作業(yè),另一個年級講課。另一個年級上完課以后,在給他們布置作業(yè),然后再給另一個年級上課。”
年輕教師不斷出走她卻甘守寂寞
1985年,賈翠珍和丈夫一起回到家鄉(xiāng)工作,生于斯,長于斯,作為土生土長的山里人,他們再也沒有離開過。
賈翠珍告訴記者:“我就是本地人,生長在山里,家離這兒隔著一個村,所以說就是習慣了。到我們這來,得經(jīng)過一段山路,里程也不短,特別是冬天下了雪,下邊的上不來,上邊的下不去,交通斷絕了。”
在偏僻的大山里,賈翠珍有過彷徨與掙扎,也曾無數(shù)次冒出調(diào)去城里工作的念頭,可她終究放不下的,是山里的這些學生。
賈翠珍說:“也覺得苦,但是沒辦法,實際上也是習慣了,主要是山里的孩子需要老師,實際上平時閑下來的時候,覺得心里苦,但是一到單位上,一上班上課,下了課跟孩子們一起玩,那個時候也就忘了。汲取了精神的給養(yǎng),獲得了快樂,所以說苦也不覺得苦了。”
熱愛學生 傾注心血
2015年,賈翠珍擔任田家柳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班上有個學生叫小檜,家庭情況比較特殊,爸爸患有股骨頭壞死,走路困難,一家人的生活靠母親種地,得知這個情況后,賈翠珍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小檜的責任。
小檜的媽媽告訴記者:“我們來不及的時候賈老師送孩子回來,還給孩子買棉襖羽絨服,在賈老師家吃的水餃,在那過的教師節(jié)。對他特別好,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