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許多爸媽被朋友圈里的一張照片所打動。照片是一位家長發到朋友圈的,鏡頭定格的是杭州一所學校二年級教室外休息區發生的一幕:
大理石地面上,一大一小席地而坐,身旁放著一本課本。男孩小臉胖嘟嘟的,看上去好像受了什么委屈。年長者上身微傾,面帶微笑,似在跟男孩說著什么。
據網友爆料,照片中那位陪著孩子在教室門口席地而坐的人,是杭州市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校長劉晉斌。
可校長為什么要陪孩子坐在地上?照片記錄的到底是一段怎樣的故事?
一大一小席地而坐
嘮起了嗑
“這其實就是一件小事。當天,這個孩子上課時情緒有點波動,我就和他聊了聊天,給他疏導情緒。”電話那頭,劉校長的語氣十分淡然。
原來,照片里的小主人公,是該校201班的一名學生。9月12日下午,班上正在上一節主題為“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科學課。然而,原本思維活躍、一向積極的小男孩,情緒有些低落,或許是因為他的回答和課堂上老師說的不太一樣,覺得“丟臉”了。
“這是個特別聰明的孩子。我和他挺熟悉的,孩子每次見到我都會主動問好。”關于照片里的孩子,劉校長說了許多。原來,劉校長自己就是一位科學特級教師,當時正在教室后面旁聽,“我觀察到那個孩子在課堂上悶悶不樂,就想找他聊聊。”
教室外面的走廊沒有坐的地方,一大一小干脆席地而坐,嘮起了嗑。
劉晉斌校長非常認真地聽了孩子的話,還和他聊起了科學,夸贊他課外閱讀的書多,這是個非常好的習慣,但也要認真聽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得到校長的安慰,一直嘟著嘴的小男生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這暖心的一幕,被一旁偶然路過的老師拍了下來。
低年段的學生容易在課堂上出現情緒波動,應該怎么辦呢?劉校長的方法是,通過聊天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再因勢利導,幫助孩子排解情緒。
“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產生受挫心理。只有通過對話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才能讓他情緒慢慢穩定下來,也不會因此對課堂產生反感。”劉校長解釋道,“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在和大人傾訴的過程中,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有助于幫他們打開心扉,平復情緒。”
當天,和劉校長聊了10來分鐘后,這個孩子就打開了心結,蹦跳著回教室繼續上課了。
他每天堅持站在校門口
接送學生上下學
“我們彼此都很熟悉,也容易聊得開。”劉晉斌說??蔀樯兑恍VL會對一名普通學生那么熟悉?
學校的一位老師告訴錢報記者:“校長認識的學生是最多的。我們是一所新學校,從去年開始招生,加上今年,總共將近300個學生。一年級學生校長個個都認識,二年級學生也基本都熟悉,多數能叫出名字。”
對于一位日常事務繁忙的校長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事兒。
熱心家長還爆料,自去年杭州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開始招生,劉校長幾乎每天都在校門口,早上迎接學生,下午送別學生。
“去年開學伊始,學校只有100多名一年級新生。我不放心孩子,就在校門口站了兩星期的‘崗’。后來家長知道了,都說是好事,這更讓我有了責任感,就一直堅持下來,在校門口和孩子打招呼,看著他們上學放學,也很開心的。”劉晉斌說。
在“站崗”期間,有一件小事,讓劉校長記憶猶新:去年12月上旬,劉晉斌因公務外出近兩周,回來后繼續到校門口迎接學生。冬天的清晨吹著風,下著小雨,感覺很冷。孩子們都打傘上學,劉校長只能彎下腰從傘底望過去和他們打招呼。在一把黃色小傘下,一個孩子仰著小臉問他:“老師,您昨天去哪里了呀?”
每天,你在不在那里,細心敏感的孩子們都記著呢!
因為這句問候,劉校長還開心地在自己QQ空間寫了一首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