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職業教育的生源數量和質量堪憂,財政投入不足;農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不足。調查顯示,只有33%的農民工接受過技能培訓,僅5.9%的農民工擁有職業技術證書,經過培訓部門安排上崗的農民工比例僅為0.3%。
據此,中國勞動力供給存在人才層次矛盾顯著,低學歷未技能智能化、高學歷低能化的問題。
高校應有更大自主權
報告領銜人之一的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表示,高職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偏重“普通教育”,由于經費問題很多學生學不到真本事。而農民工流動太頻繁,企業不愿投入成本為其培訓。
圍繞增加人才供給,報告提出了政策建議。首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賦予高校更大的辦學自主權,教育機構應加強與企業對接,校企聯合培養高層次技術性人才;其次,職業培訓平民化,通過國家財政補貼,扶助農民工尤其是年輕一代農民工的技能提升。同時,逐漸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職業技能培訓供給模式;建設多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等。(記者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