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用“酶”來檢測男性不育的方式,相比目前普遍運用的精液常規分析的方式而言更加可靠,在剛剛結束的“創青春”大賽中,四川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的“斐樂恩精子唾液酸酶檢測技術”獲得了創業計劃類銀獎。據了解,這個團隊的9名成員大部分是本科在校學生,最年輕的還不到20歲。
王音蘇是這個創業團隊的成員,也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專業一名本科在讀學生。據了解,男性不育的原理一直不詳,很多無法懷孕的夫妻到醫院里做檢查,醫生往往會對其進行精液常規檢測,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精子的數量、活力和濃度來確定精子是否正常。但是這種檢測方式存在一定的誤差,因為有些精子數量多、活力較強的男性同樣不育。而王音蘇和團隊的這項研究,則是通過檢測精液中酶的指標,來判斷精子是否能夠成功地與卵子結合,進而懷孕成功。
王音蘇說,最開始研究這項技術的是四川大學華西二院的馬芳教授,早在五六年前,馬芳教授在美國讀書時就是重點研究生殖醫學領域。由于唾液酸酶在很多細胞中都有“話語權”,于是馬教授開始關注唾液酸酶與男性不育之間是否也存在關系,她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數據收集,明確了兩者之間確有密切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