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2日訊 核心提示 他在團隊里人緣很好,做事穩妥,還能做出“細活”,可就是慢慢慢……團隊里很多新人跑到他前面去了,很多人績效排在他前面,很多交給他的工作又轉給別人做了,他還在原來的位子上慢慢爬,不急不躁,心安理得。據資深人力資源專家介紹,中國的職場中,這樣的“蝸牛人”大約占到20%左右,他們身上有很濃厚的儒家文化影響,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對他們是一種挑戰,容易受高績效領導排斥,但一個穩定的團隊很需要這種人,用好這種人的關鍵就是為他們找到一個合適位子。
5年了,他還在隊伍后面爬
5年前,張小姐創立了現在的公司,當時的員工是個位數,小葉是她的助理,也是她押寶最大的人才。小葉大學畢業,有工作經驗,性格非常好,對公司業務也很感興趣,張小姐的想法是,她做老板該做的事:融資、配套資源,而公司的整體運作都要交給小葉。
最初,小葉給了張小姐很大希望,他提出了很多想法和計劃,很新穎,很有前景,張小姐于是為他提供了資金和人才的支持。然而,一年兩年過去,小葉的表現讓張小姐很失望,他當初提出來的計劃,自己都沒做成,有的計劃讓新來的同事做成了,有的就卡在他手里沒下文了。
5年過去,如今公司規模大了很多,團隊達到近百人。隨著新人越來越多,公司部門越分越多,管理層多起來,很多新同事不斷晉升,職位薪酬都超越了元老小葉,但他不急不躁,依舊守著自己的舊團隊,站在原來的部門經理職位上,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也會出績效,但和其他部門的績效相比,顯得很微不足道。在一個需要用發展速度來稀釋成本的行業中,他的部門明顯成了團隊的包袱。
然而,張小姐沒辦法放棄他,因為除了速度慢,她無法說出小葉有什么缺點,相反,她說起這個人,可以說出一堆的優點:心地善良、包容度很高,在團隊里人緣特別好,他忠誠,即使在背后也從不說抱怨的話,對手頭上的每件事都能很認真地去做。
總而言之,這個職場“蝸牛人”需要的只是效率的提升,但是,張小姐覺得自己無從去改變他。
他們的名字叫“考拉”
“在中國的企業中,像小葉這樣的人很多,大約會占到20%,他們身上有很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福建潯興股份副總經理李亞輝說,業界把這樣的人稱為“考拉”,他們的特點是低表達,即不愛表達,不主動說話;低支配,即沒有權力欲望,不主動打攻堅戰;高耐心,即不容易急躁,能靜下心來想問題做決定。這種人不喜歡變動,不管是職位還是工作性質,他們都更追求穩定。
“考拉”為什么難以出績效,或出績效慢呢?德爾惠人力資源總監王海芳分析說,“考拉”們在工作中,關注重點往往不是績效,而是人際關系,所以他們中一些人往往對工作不能全力以赴,不會為了績效拼盡全力;其次是在團隊內部,或與外部發生利益沖突時,他們不愿意傷害別人,往往會糾結、逃避,停止往前走;另外,有一部分“考拉”是完美主義者,他們做事情都會很細很慢,能把工作做得很好,但效率相對低。也有一些“考拉”在時間管理上有缺陷,他們是老好人,不懂拒絕,上司給的工作接收,同事求幫忙也接收,結果很多事情都耽擱在他手里。
在人力資源專家的認識中,“考拉”們大多心地很善良,人緣好,不會在團隊中制造麻煩,特別理性,每件事都會充分考慮再做選擇,很少出錯,也很少違規,從綜合評價中,是優點多于缺點的員工類型。
站對位子的考拉就是好考拉
出績效慢的“考拉”,并不是企業不需要的員工,事實上,人資總監們認為,一個穩定的團隊中,“考拉”是不可缺少的。“那種提倡高績效、高壓力的領導,很容易對考拉產生反感,但其實,只要放對了位子,考拉們是能發揮出他們的優點的。”李亞輝說,用好“考拉”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要放在合適的位子上,一個是平常的管理方式是否有助他們成長。
“不能指望把考拉變成能沖鋒陷陣的員工,甚至不能給他們過大壓力,這類人抗壓能力一般較弱。”李亞輝說,企業應該把這類人安排在較為固定、變化少、創新少的崗位,比如一些事務性、支持性崗位,特別適合與數據統計有關的工作,也很適合做人事關系的工作,完美主義的“考拉”要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最好是那種長遠見效益的項目,他們屬于路遙知馬力的類別,在有充分時間的情況下,往往能做出讓人驚喜的成績。
此外,對“考拉”們的管理也要區別于別的類型的員工,這類員工特別需要信心支持,要關心其工作進度,給予其時間管理上的幫助。(海都記者 沈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