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市傘具出口額達15.8億元,同比增長3.5%,熱銷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一把把“晉江制造”的傘具,正畫出逆勢上揚的曲線。
從碳纖維超輕傘到“量子濾光盾”,從免折疊自動傘到便攜膠囊傘,晉江傘具不再只是遮雨工具,而是科技、時尚與文化的載體。其背后,是一場以創新為矛、鏈條為盾、全球布局為陣的系統性突圍。
創新驅動
從“功能代工”到“潮流定義”
在全球貿易整體承壓的背景下,晉江傘具憑借持續的產品創新打開了增長新空間。今年廣交會上,一款來自福建優安納傘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膠囊傘成為焦點。“這款產品可像水杯一樣背在身上,徹底解決了傳統雨傘攜帶不便的痛點。”公司總經理王翔鵬介紹,該產品從概念設計到上市歷時近一年,目前已成功出口歐洲,在東南亞及我國港澳臺市場反響尤為熱烈。
創新已成為晉江傘業抵御市場風險的核心競爭力。今年以來,晉江傘企密集推出一批技術領先的創新產品:集成傘業的“量子濾光盾”突破塑料透光難題,通過分子結構內嵌防曬技術實現紫外線阻隔率99.9%,將“遮雨塑料”進化為“防曬堡壘”;優安納傘業的免折疊傘采用三折自動開收鐵傘架,配合具有折疊記憶功能的黑膠傘面,實現3秒輕松收納;富祺傘業推出的全碳纖超輕長傘,采用全碳纖一體式傘架,整傘重量僅176克,相當于一部手機的重量,完美解決了傳統直傘笨重的痛點。
“對于年輕人而言,傘不再只是功能性用具,更是展現個性、擴大社交話題的工具。”王翔鵬表示,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為晉江傘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以寵物傘為例,東石企業推出的透明寵物傘采用19寸大傘面搭配環保材質,萌寵圖案躍然傘上,雨天遛彎秒變沉浸式互動劇場。這類精準切分小眾市場的產品,已成為日本等高端市場的爆款。
研發投入是創新的堅實保障。梅花傘業早在2020年就瞄準碳纖維材質賽道,其推出的航空級碳纖維傘重量僅220克,較普通雨傘減重近一半,傘骨傘架全采用航空級材料,連手柄與中棒都采用一體化設計。“當時就是想避開低價競爭,靠差異化打開市場。”梅花傘業總經理王卿泳表示,這款定價18—20美元的產品已成為日韓市場的熱銷單品,僅在今年廣交會一期便拿下80萬美元訂單。
鏈條協同
從“單點突破”到“系統競爭力”
“小小一把傘,涉及的材料、配件多且雜,工序多達幾十道。小到一個彈簧都能在東石找到供應商。”深圳德成傘業總經理曾省花的這番話,道出了晉江傘業最深厚的底氣——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鏈生態。在晉江東石鎮,450多家傘企構筑起從原材料、配件到成品的全鏈條產業集群,年產量超6億把,年產值超150億元,占據全國三分之一、全球超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今年6月,“全球傘業供應鏈中心”在晉江正式揭牌,標志著當地傘業進入“四鏈融合”新階段。這一平臺整合了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資源,推動制傘產業向“智鏈融合”邁進。在首次供需對接活動中,簽約金額突破10億元,梅花傘業與騰興洋傘簽下3000萬元傘配件訂單,盛和雨具與集成傘業達成4800萬元傘架采購戰略合作,展現出產業鏈協同的強大活力。
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創新注入持續動力。由福州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聯合優安納、梅花、集成等龍頭企業組建的“福建省傘業知識產權創新聯合體”,重點聚焦傘用新材料、智能制傘設備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同步上線的“海西智創網共享專利池”,有效解決了“高校專利轉化難”與“企業技術荒”的雙重痛點,成為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樞紐。
人才培育體系同步升級。從“中國傘都制傘工匠”表彰到職業技能競賽,晉江構建起“技術比武—人才認證—榮譽激勵”的全周期培育機制。晉江市傘業行業協會不僅組織“精益管理”培訓課程,還通過舉辦國際工業設計大賽,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現在有大量年輕群體及創業者涌入制傘行業,他們帶來了創新思維和活力。”王翔鵬表示,行業年輕化趨勢明顯,為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全球布局
“我們賣的不再只是一把傘,而是一套讓全球傘業運轉更高效的生態方案。”王翔鵬的這番展望,正在成為晉江傘業全球化戰略的生動實踐。前三季度,泉州傘具熱銷12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民營企業出口11.3億元,增長14%,占泉州市出口傘總值比重超七成,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市場多元化戰略成效顯著。統計數據顯示,東盟、歐盟、日本是泉州市出口傘的前三大市場,分別出口4.8億元、3.1億元、3億元,同比增長60.5%、0.2%、19.1%。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8.1億元,增長17.5%;對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9億元,同比增長31.5%,其中對泰國出口增長高達84.3%。這種多元化的市場布局,有效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跨境電商成為“晉品出海”的新引擎。晉江市傘業行業協會與晉江跨境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進行“晉品出海”傘業跨境電商合作簽約,將為會員企業提供孵化陪跑、平臺運營診斷、國際商標注冊、海外倉物流等一站式服務。優安納傘業副總經理丁敬堂透露,企業全球布局持續提速,“在俄羅斯開啟線上銷售,赴中亞四國拓展市場,更在希臘設立研發中心,前置捕捉歐洲個性化需求。”
線下渠道創新同樣精彩。在2025泉州濱海文旅消費季暨JOIN晉江時尚季(夏季)活動中,東石傘業以“傘具×海洋”為核心主題,通過“聽海·敢潮”主題大秀與濱海市集雙場景聯動,將傘具產品的功能性與海洋文化的浪漫屬性深度融合。這場以全國唯一觸角沙灘為舞臺的時尚大秀,通過多平臺直播觸達千萬級受眾,讓全球看見中國傘具產業的潮流革新力。
今年夏季富祺傘業總經理黃淑珠表示,企業正加大直播電商布局,“目前還在加速招聘主播,增加直播間及優化直播間的建設,采取倉播和單品相結合的方式,盡可能地將產品展示給消費者。”與此同時,線下中國傘都產業館搭建了專屬展臺,幫助企業進行產品曝光,對接各種線下走秀等活動,構建起“永不落幕的首發舞臺”。
這種全方位、多維度的全球布局,讓晉江傘業在逆勢中實現了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生態出海”的跨越。正如行業觀察者所指出的,晉江傘業正在輸出的不僅是一把把雨傘,更是一套整合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品牌營銷、渠道建設的全產業鏈解決方案,這或許正是其能夠在全球市場中逆勢增長的關鍵所在。(記者 曾小鳳 陳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