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到崛起,從咄咄逼人的顛覆者到野心勃勃的巨鱷,短短幾年時間,U ber經歷了一家成功企業以往需要幾十年才能完成的發展周期。除了將手機上的一個應用軟件變成了一個文化標識,Uber最大的顛覆可能就是將一種全新的“分享經濟”的模式帶到了各個行業領域。
近期,不斷有企業效仿U ber模式,紛紛爭做“X領域”或“Y領域”的U ber,希望藉此顛覆行業傳統現狀。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從拼車到拼巴士,從輪船共享到自行車共享,從旅行住宿到物流配送,從教育再到潮流用品租賃……“Uber for X”似乎成了放之四海都能攪起一片風浪的萬能利器。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Uber for X”模式真的是萬能的嗎?
日前連線雜志主編凱文凱利在廣州演講時多次提到“Uber for X”,認為類似U ber這一分享經濟的發展模式可以適用于各個領域。小豬短租便是分享經濟的“實踐者”之一,日前其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而這是目前國內短租領域的最大融資額。但分享經濟的學徒們并非全像小豬短租一樣順利。
最早照搬A irbnb模式的“愛日租”初出茅廬便“慘烈犧牲”;獲得中路、晨興資本等機構投資的餐飲分享的“阿姨小廚”迂回調整方向。分享經濟如何成功本土化?南都記者采訪獲悉,事實上分享經濟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領域都能玩分享經濟,而炒概念、擴流量、再套現的“跑馬圈地”模式更是完全不適合基于陌生人間的分享經濟。
“Uber for X”就是去中介化
在各種創投對接的場合,越來越多聽到“要做某某領域的U ber”。的確,分享經濟是當下最熱的話題。一輪輪的大額融資帶動了不少創業者走上了這一大潮。
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商務管理教授和歷史學教授南希·科恩看來,分享經濟主要是“個體間直接交換商品與服務的系統”,理論上包括搭車、共享房間、閑置物品交換等。而按照凱文凱利的解釋:“分享并不是擁有,而是一個帶有巨大且沒有終點的市場流動性的模式,在未來的發展中,使用權將優于所有權。”
凱文凱利“U berforX”的提法,目前在不少領域都能找到分享經濟的“學徒”,包括房產、出行、物流、服飾、教育、家庭照料、服務、寫作和租賃等各個領域。綜合這些學徒的試水經驗和校訓,南都記者采訪獲悉,分享經濟實際上也是去中介化的過程,把需求端和供給端有效整合,整合社會資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從而迎來更長期的供給。
宜慢火細熬忌跑馬圈地
“UberforX”會有如此之強的普適性?真實情況并不盡然。
國內短租房在線預訂平臺“愛日租”是復制Airbnb模式的第一個螃蟹。但兩年前卻終因資金鏈斷裂而關閉。愛日租的模式相對簡單,簡單地把線下職業短租客們的房源,拿到網上進行出租,單純地將線下生意轉化為線上生意。
小豬短租CEO陳馳向南都記者分析,雖然形似Airbnb,能夠較快拓展房源,但這樣的玩法有違P2P的初衷。在他看來:“炒概念、擴流量、再套現的‘跑馬圈地’模式完全不適合基于陌生人間的分享經濟。相反,分享經濟需要從源頭去做,包括種子用戶、決策環境、安全和法律風險等都需要一一匹配。而這一過程需要時間。”
頻次低社交補
由于在以上住房和出行領域雖有成功案例,為此不少創業者希望將之復制到餐飲領域。此前南都記者在采訪諸多投資人時均表示看好該模式在餐飲、設計等多領域也非常具有復制性。
胡篤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需求和機會,2013年推出整合阿姨閑置時間和廚藝的餐飲服務的“阿姨小廚”,并獲得中路資本、晨興資本等機構與個人的投資。先定位是“商務白領提供午餐”,之后定位為小區晚餐分享的“蹭飯模式”。
不過對于P2P餐飲的探索,不少投資人認為,相比熱門的租車和租房,餐飲共享的需求頻次比較低,沒有找到需求痛點。小區鄰里之間一周訂幾次飯,能做多大規模呢?有業內人士建議,在社區餐飲分享的基礎上不妨進一步往社交的方向走,比如說打通物業數據,挖掘用戶更多的興趣愛好,為他們帶來其他附加值。
陳馳向南都記者分析:“分享經濟雖然在生產環節做了很大的顛覆。但歸根結底是給用戶給予更好的體驗,否則走不遠。個人建議是,餐飲結合分享經濟,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用戶需要這些服務不是圖一時的新鮮好玩,而是真正在乎性價比高的服務和產品。不能只是小眾群體為了體驗或者嘗試,這點才是真正的分享經濟。”
誠信系統打造誠信壁壘
南都記者采訪獲悉,安全風險以及誠信體系也是目前橫在分享經濟的一道坎。
據了解,小豬短租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旗下的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將個人征信體系引入在線短租行業中。這樣一來,作為房東,可以根據房客的信用情況來決定自己要不要接這個訂單,而房客也可以據此來判斷是否租住這個房東的房源。
這種情況在幾年前便有踐行者。
人人快遞是國內本土分享經濟的代表。人人都可以變身為自由快遞員。只要快遞的起點和目的地與用戶當天的行程是吻合的,用戶即可順路送一份快件,同時會獲得酬勞。人人快遞的創始人謝勤希望構建類似支付寶的誠信認證體系來解決安全性等問題。他向南都記者分析:“誠信系統的完善與否是分享經濟成敗關鍵,也是這類企業應該著重打造的壁壘。”
在盈利上,陳馳認為,傭金是分享經濟最靠譜的盈利方式。如果形成閉環,傭金的方式一定是矛盾最小的,也是流量的貨幣化最輕的。他說:“雖然前期收入規模增長會慢點,但當規模上去后,邊際成本也會越來越低。以我們的經驗來看,其他盈利的方式可能性比較小。”
陳馳亦提醒:分享經濟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領域都能玩分享經濟。Uber、Airbnb等分享經濟公司能夠勝出,是因為它能比傳統的模式更有效率,而且是在大規模的市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