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態經濟時代,創新驅動是我們發展的主要戰略,如何進行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給我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們越創越新,打造了“創新驅動”新樣板,給我們啟迪。
2014年底,根據科技部綜合評價,在構成區域創新能力的五個分項指標中,廣東創新績效位居全國第一。從事研發人員達52萬人年,規模居全國第一。2015年1月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廣東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勵的成果達46項,創近7年來新高。這些創新驅動的成果凸顯了創新驅動的樣板氣魄,這樣的好成績是怎么取得的?
頂層設計引領,讓創新驅動方向鮮明。2014年6月,廣東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臺《關于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決定》(粵發〔2014〕12號),2015年2月出臺了《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粵府〔2015〕1號),等等,政策精心設計,打造了頂層設計藍圖;“陽光再造行動”,科技“明珠”工程,等等,具體舉措設計,讓創新驅動形成全省大氣候。
多主體協同,讓創新驅動力量強勁。創新驅動,貴在驅動,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用什么驅動創新是關鍵?廣東給我們開辟的多主體協同創新讓我們眼前一亮。高新區龍頭驅動創新;專業鎮特色驅動創新,科技惠民驅動創新,省部院產學研合作驅動創新,國際和粵港科技合作驅動創新,全省“大科技”聯動驅動創新,如此強大的驅動創新力量,必然打造出新型研發機構迅速崛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合理布局,截止目前,廣東擁有各類新型科研機構122家,是2007年的近11倍,累計服務企業3萬多家。2015年5月,廣東省政府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簽訂協議,依托“天河二號”超算中心,分5年共同出資3億元聯合實施國家大數據科學研究中心項目,為我省開展大數據科學研究提供了強力支撐。加快推進珠三角大科學工程創新體系建設,中國(東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實驗室(二期)、“加速器驅動嬗變系統研究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裝置” 等大科學工程進展順利。
金融助力,讓創新驅動展翅高飛。金融力量是創新驅動的動力引擎,是讓創新驅動展翅高飛的關鍵,如何讓金融助力創新驅動呢?推進科技金融投資平臺與服務體系建設,健全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投向科技產業的聯動機制,2014年下半年以來,成立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動覆蓋全省21個地級市的省級科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直接造福廣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2014年下半年以來,成立省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正式啟動覆蓋全省21個地級市的省級科技金融服務網絡建設,直接造福廣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這些工作讓創新驅動有了跑動騰飛之“油”。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是新常態時代,創新驅動踐行的引領者,創新驅動時代,廣東經驗必然對全國起到很好的啟迪作用,7月20日至24日,廣東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和省網信辦將聯合主辦“粵創粵新”廣東創新驅動發展主題大型網絡采風活動,屆時,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南方網、新浪等56家中央新聞媒體、重點新聞網站、主要商業網站組成的全媒體采風團,將前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地,走訪各地市的科技創新企業、科研機構、孵化基地,感受科技創新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為大家展現廣東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的新成效、新進展。我們期盼在“粵創粵新”采訪中學到廣東創新驅動地方具體經驗,我們期盼廣東這個“創新驅動”新樣板給全國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