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10日訊(閩南網 姚珊紅 通訊員 黃釗偉 黃志鑫 林婧)11月10日,第十屆南安鳳山文化活動周啟動,以“鳳山文化”為紐帶,推動南安與臺港澳地區及東南亞各國經貿、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再上新臺階。

主辦方供圖
啟動儀式上,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連贊表示,以“忠孝仁義”為核心精神的鳳山文化,歷經千年沉淀,從廣澤尊王的故事到非遺文化的代代傳承,已深深植根于武榮大地,融入南安人的血脈基因,成為引以為傲的文化標識。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早已跨越地理阻隔,飛渡海峽,遠播五洲,成為維系兩岸同胞手足深情的精神紐帶,承載著數百萬海外僑胞魂牽夢縈的濃濃鄉愁,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穿越時空的強大生命力與凝聚力。他期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搭建起文化交流、情感交融、合作發展的廣闊平臺,讓鳳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為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助推南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文化動力”。
自2010年以來,南安已連續舉辦九屆鳳山文化活動,有效打響“鳳山文化”品牌,成為對外開放交流的重要窗口。
臺灣青年汪韋伸說,鳳山文化從閩南傳承到全世界,在忠孝仁義文化的連接下,兩岸情誼變得更加濃厚。臺灣青年黃莉蓁則稱,廣澤尊王的精神,他們新生代要傳承下去。對文化的傳播、文化的素養、文化的培養,他們這一代要去學習與創新,保留傳統文化之下也可以有新潮的潮流。
本屆鳳山文化活動周延續“福見千年鳳山圣地,傳頌忠孝仁義美德”的主題,由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福建省閩臺交流協會主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南安市人民政府承辦。
當天上午,廣澤尊王文化儀典在鳳山文化園廣場舉行,展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閩臺廣澤尊王信俗”。此前一天,南安詩山公園內古樂悠揚,50對年滿16周歲的兩岸及港澳、僑籍學子身著傳統漢服,在師長見證下完成了一場寓意深遠的閩南傳統“成人禮”。一位臺籍學生家長動情表示:“這個儀式讓孩子記住自己的根!不管是臺灣還是大陸,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這份文化血脈是相通的。”
活動期間將開展“絲路尋夢·溯源之旅”,組織臺港澳同胞與僑胞青少年,通過參觀非遺工坊、現代化企業及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在看家鄉厝、品家鄉菜、敘家鄉情中,沉浸式感受祖地的發展變遷。
此外,《閩臺緣》微縮展覽暨同宗村族譜展、閩臺非遺文化體驗工坊、鳳山祖庭文化交流會以及系列民俗展演等精彩活動也同步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閩臺兩地深厚的文化淵源與血脈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