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城縣地處閩、粵、贛三省結合點,是革命老區和貧困縣。近日,這個人口僅30余萬的閩西小縣出名了。
其之所以名聲大噪,源于席卷全縣的一起腐敗窩案。該縣四套班子中,有三套班子的一把手落馬。此外,財政、公安等多部門主要負責人也相繼落馬。涉案人員16人,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
這起被龍巖市委定性為“連城前所未有,全市、全省也不多見的塌方式腐敗窩案”,因注入了太多江湖色彩,備受輿論關注。
連城有“全國武術之鄉”美譽,連城官場也上演了一幕名副其實的“連城訣”:縣公安局政委與縣政協主席和其他五名官員結拜成“七兄弟”,組成攻守同盟,定期聚會;有的官員升遷受挫,牢騷滿腹,說“信組織不如信朋友”;有人打聽到“兄弟”可能被調查,便積極扮演“內鬼”,去通風報信,并認真傳授對抗組織的經驗……
龍巖市紀委一名辦案人員稱,“江湖習氣”嚴重污染了連城的政治生態。
“葫蘆娃組合”
在此次落馬的16人里面,級別最高的是連城縣委原書記江國河。履歷顯示,江國河1963年出生,龍巖市永定縣高頭鄉人。被調查時,他已在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紀委書記的位子上干了兩年。
2002年3月,江國河出任連城縣長,一干就是9年。2011年6月,江出任連城縣委書記。2013年6月,他升為廳官,任福建能源集團董事、紀委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福建能源集團是省屬國企,注冊資本金100億元,資產總額超500億元,員工近6萬人。江國河在該公司的集團領導排序中名列第六。
福建省紀委書記倪岳峰透露,2015年5月4號,巡視組把關于江國河的問題線索移交給了省紀委。經過長達兩個月的初核,2015年7月4號,福建省紀委正式宣布對江國河進行立案調查。
連城縣多位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江的落馬令人有些“意外”。“與其他多位涉案人員的張揚個性相比,江國河比較低調,人很有眼光,而且已經到省里兩年了,沒想到還是晚節不保。”
有連城干部舉例說,江國河“有眼光”的一個表現是,雖然連城是個貧困縣,但是他沒有以犧牲環境資源換取GDP的增長。他致力于把連城建設成為中國旅游強縣,因此堅決不讓污染項目進來。曾經有公司提出在連城投資5000萬元上一個化工項目,被他拒絕了。
與江國河的“意外落馬”相比,其他多位涉案者因散發著“江湖氣息”,拉幫結派,落馬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連城縣財政局原局長黃兆燈掌握財政大權,對于一些正常的工作也往往開口要錢。據連城縣一位鄉鎮黨委書記披露,前兩年,該鎮要打造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黃兆燈向省財政爭取了30萬元補貼資金。不久,黃兆燈就打來電話稱,跑項目需要開銷,有幾萬元的發票要在補貼資金里報銷。“我們趕緊幫忙處理了,鄉鎮需要上級財政扶持的地方很多,誰敢得罪他?”
據龍巖市紀委相關人士透露,黃兆燈大肆收受賄賂,很多按規定不能開支的費用,他也在財政撥款里報銷,涉嫌違法違紀金額300余萬元。為了個人升遷,黃兆燈不但逢年過節送錢送物去打點他的“貴人”——連城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林慶禎等人,還利用單位財務資金為林慶禎等報銷一些私人開支。
在連城的官場腐敗窩案中,最引人注意的要數一個組合——“貪官七兄弟”。林負功在擔任縣公安局政委期間,與連城縣政協主席林家龍及個別縣領導、科級干部結拜為“七兄弟”,形成相互包庇的命運共同體。
一位當地知情者透露,這些人原本是八兄弟,其中有一個去世了,就成了七兄弟,他們被坊間戲稱為“葫蘆娃組合”,林家龍是“大哥”,林負功是“二哥”。這“七兄弟”非常張揚,每年8月18日都要聚會。
上述知情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前就聽過很多連城官員經常利用公款聚會喝酒、聯絡感情,這與連城的本土文化有關。“連城人都是清一色的客家人,比較注重親情友情,很多連城本地官員都有或遠或近的宗族關系。”
該知情者透露,林慶禎是福建省長汀縣人,林負功和林家龍都是連城林坊鄉人,他們有點宗族關系。“在林坊,很多人也有江湖習氣,曾發生過幾次多人拿著鋤頭去打群架的事情。還有些人依仗縣里有林氏官員撐腰,就在當地耀武揚威。”
龍巖市紀委曾透露,林慶禎、林家龍、林負功等人積極幫助企業主“打通關節”,直接插手工程建設,在企業投資入股,在官員升遷、工作調動上幫忙“協調”,收取好處費。
上述知情者透露,以前,在連城因為官員聚會、大吃大喝非常普遍,很多大酒店都經常高官滿座、生意興隆。在反腐的高壓形勢下,現在有些酒店也不景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