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新聞 > 正文

應急管理部:上半年我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3914.3萬人次受災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07-21 11:03 http://m.413629.com/

  應急管理部今天(2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通報了2022年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及安全生產形勢。

  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地質災害為主,干旱、地震、低溫冷凍和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3914.3萬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78人,緊急轉移安置128.2萬人次,倒塌房屋1.8萬間,農作物受災面積3618.90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88.1億元。

  上半年全國災害階段性區域性特征明顯,1-4月份,全國災害形勢較為平穩,5-6月份洪澇災害較為嚴重,總體上南方災情重于北方,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全國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超警河流多,珠江流域汛情重,南方多地出現城鄉內澇、山洪地質災害等,給農業、工礦商貿、基礎設施等造成較大損失。二是全國共出現19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少于近5年同期均值,風雹災害點多面廣,局地雷擊事件造成人員傷亡。三是華南、華北、西北等地發生階段性旱情,給局地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四是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16次5級以上地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未造成較大人員傷亡。五是全國共遭受18次冷空氣過程影響,較常年同期均值偏多,低溫冷凍和雪災主要影響西南、中南等地。六是森林草原火災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災。

  安全生產形勢方面,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1076起、死亡8870人,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呈現“三個下降”的特點,即:生產安全事故總量、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同比下降。但部分地區和行業領域事故多發,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從地域看,新疆、西藏、重慶、甘肅、青海、遼寧較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雙上升”,貴州、遼寧、湖南發生重特大事故。

  從行業領域看,一是住建領域非法違法建設問題突出,發生了貴州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金海湖新區項目工地“1·3”重大滑坡事故和湖南長沙市望城區“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此外,地下施工作業、燃氣爆炸事故多發。二是礦山領域事故下降,但非法違法開采問題突出,特別是發生了造成14人死亡的貴州黔西南州三河順勛煤礦“2·25”重大頂板事故和造成8人死亡、13人受傷的貴陽市清鎮市利民煤礦“3·2”瓦斯超限較大事故,影響極為惡劣。三是化工和危險化學品事故上升,產業轉移項目和老舊裝置屢屢發生事故,一些化工企業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動火作業和檢維修等環節安全風險突出。四是交通運輸業事故多發,民航鐵路、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安全風險突出,道路運輸發生多起10人以上的重大涉險事故。五是工貿領域中,冶金、機械等行業生產作業事故多發,鋼鐵、電力等企業環保設施新風險突出,一些工貿企業火災事故多發,經營性小場所“小火亡人”風險較大。

  (總臺央視記者 唐國榮)

原標題:應急管理部:上半年我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3914.3萬人次受災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如何健康過夏?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指引
  •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
  • 民調:韓國總統李在明執政首月支持率為65%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平安產險福清中心支公司:“愛和責任”進 央視《新聞聯播》|“廈門發展戰略”啟示 福建省雜交水稻制種生產綜合機械化率超80 福建省6部劇目入選新時代廉潔文化優秀作 中國最大單體咖啡烘焙工廠在廈開建 廈門出臺11條措施助力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 漳州7個村共建食用菌產業基地 平潭推出航運業貸款貼息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