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店內不見直播公示顧客普遍毫不知情
昨天傍晚,北青報記者來到一家位于朝陽區東三環附近的酒吧,當天這家酒吧一直在水滴平臺上進行直播。走進酒吧,在吧臺上方的天花板一角就可以看到用于監控的攝像頭,攝像頭處于打開狀態,且與直播畫面中對應的攝像頭位置如出一轍。“這個攝像頭是連接到老板的手機上,他可以隨時監控店里的情況,而且攝像頭可以傳遞語音,老板也會直接通過攝像頭跟我們說話。”酒吧員工表示,但對于監控畫面是否被直播出去并不知情。
與此同時,北青報記者在店內并沒有發現張貼了任何有關監控直播的告示,進店消費的顧客對于自己正處于被直播狀態也毫不知情。北青報記者隨后走訪的幾個開通了直播的商家中,同樣都沒有見到任何有關直播的公示。
昨天傍晚,水滴平臺上北京地區的直播僅為300多個,相較前一天陳菲菲在文章提到的600多個,數量上減少了一半。
昨天,北青報記者也就此事對幾名消費者進行了采訪。顧客王先生在得知自己在監控攝像頭下的畫面被放置到直播平臺上后,表示不能接受。“即便貼出告示我也不能接受,畢竟涉及到個人隱私。誰也不喜歡在飯館用餐時被別人窺視,隔壁桌看你你都不舒服,更別說被直播到網上。除非我主動表示同意,不然即便商家公示了也不能代表我就必須接受。”丁女士則表示,對于特定的少數人群,比如幼兒園、學校里的孩子,可以接受。“但在公共場合,對不特定的人群進行直播,肯定是不行的。”(記者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