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中科招商股東會現鬧劇 千億神話飛了?
來源: 直通新三板
“假股東請出去!假股東請出去!”中科招商(832168)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中科招商管理層剛剛在主席臺落座,就聽到有坐在股東座位上的人大喊。
中科招商醞釀1年后登陸香港
2018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月2日,被股轉系統(tǒng)強制摘牌的中科招商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北京會議中心東會議廳舉行臨時股東大會。
股東大會尚未開始,會場前兩排就已經坐滿了人。
“雇了兩排村民占座是怎么回事呢,他們并沒有投票權,涉及泄密。”一位中科招商股東在會場上如此表示。
有參加股東會議的股東在投資者組織的維權群里發(fā)出了這樣的消息,:”中科招商雇來幾十個村民,占住第一排,雇來70多名保安,如臨大敵!不知道的,還真不知道這是股東大會,也為是黑社會幫派要火拼!各位股東,自己的權利,要靠自己爭取!”
股東大會現場,在股東的多聲呼吁下,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表示非股東和工作人員請離場。幾次要求過后,前兩排人員離場。而此時,距離公司股東大會正式開始已經過去逾20分鐘。記者目測股東大會參加人數在260人左右,不到300人。
根據中科招商2017年12月18日發(fā)布的《2018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通知公告》,2018年1月2日上午9點30分,中科招商將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地址為北京市西城區(qū)裕民路 2 號圓山大酒店四層世紀會議室。而此后2017年12月25日,中科招商公告稱,由于上述會議地址場地有限,不能滿足會議需要,特將會議地址變更為北京市朝陽區(qū)來廣營西路88號北京會議中心東會議廳。
今日現場,“假股東,滾出去”的叫罵聲、“要求回購、清算”的要求、“公司已經變臭”的判斷,更是不絕于耳。
中科招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單祥雙直言,自己“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在股東大會上,中科招商相關負責人表態(tài),公司有兩點重要變化有望出現:公司正在醞釀現有股東平移到其他優(yōu)質資產平臺;醞釀搭建紅籌架構,初步預計有望1年到1年半之后登陸香港。
千億神話就此終止?
12月15日,全國股轉系統(tǒng)下發(fā)公告稱,掛牌私募機構中科招商不符合整改要求,要求于12月26日終止掛牌。據光大證券(行情601788,診股)披露核查報告,中科招商2016年度收取的基金管理費和業(yè)績報酬僅占全部收入的41.39%,不符合監(jiān)管層“80%以上”的要求。
公告發(fā)布當晚,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在集團內部講話中解釋稱:“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只是公司的一部分業(yè)務,定向增發(fā)后,直投比重大幅上升,直投收益擴大,導致私募業(yè)務收入占比不足80%。”
中閱資本管理股份公司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孫建波則認為,“中科招商被強制摘牌的原因是其已經從一個基金管理公司,變成了一個‘基金產品’。因為其主要收入不再是基金管理費收入,而是自有資金的直接投資。”有分析認為,監(jiān)管層希望新三板PE(私募股權基金)機構回歸基金管理人的角色定位,而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無疑踩到了監(jiān)管“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新三板私募巨頭九鼎集團(430719)同樣發(fā)展多種業(yè)務,卻以注銷基金管理人資質的方式規(guī)避了被整改的命運。而中科招商“棋差一著”,單祥雙稱:“由于公司在短時間內無法清算基金或變更在管基金的管理人,集團作為整改核查對象,無法注銷集團的基金管理人資質,最終不能達標。”
12月22日晚,為緩和中小投資者的恐慌氣氛,中科招商召開董事會發(fā)布公告稱,自2017年開始,連續(xù)5年按不低于經審計后可分配利潤的20%向股東進行現金分紅。
根據中科招商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其在2017年1月到9月實現營收3.58億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4億元。可以預測,中科招商2017年凈利潤很難超過3億元,以此計算只有6000萬可以進行現金分紅,相比于百億元的募資以及2700多名投資者,這種分紅方案難以令人滿意。一位投資者稱:“自己30多萬股,一年才分到2000多塊。”
一位業(yè)內分析人士稱:“中科摘牌事件中,新三板的退市制度將如何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如果保障沒有到位,說不定會導致部分資金恐慌出逃。”
12月25日,即在股轉系統(tǒng)掛牌交易的最后一天,中科招商大漲41.86%,最后一刻股價定格在0.61元。全天成交1.89億股,成交額達到8147萬元,交易量顯著放大。
中科招商交易最后一日,總市值約為66.05億元,與2015年4月的1330億元最高市值相比,跌去近95%。
“巨無霸”的離場,也昭示著新三板私募時代的正式落幕。
王亞偉大虧疑“出逃”
中科招商在新三板最風光的時候,股價曾高達108.99元,市值超過1130億元,在當時新三板公司中排到前三位置。如今被強制摘牌,市值跌至66億元,投資者哀嚎遍野,留下“一地雞毛”。
受到投資者熱捧的中科招商,掛牌近三年的時間里,通過定增和二級市場交易吸納了2713名投資者(截止2017年9月30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曾經的“公募一哥”、現在的私募大佬王亞偉。
數據顯示,2015年5月14日,中科招商50.32億元融資完成。當時有業(yè)內人士猜測,以18元每股的價格認購2777萬股、投資約5億元的中鐵寶盈寶鑫7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下稱:寶鑫7號)可能由王亞偉管理。幾個月后,猜測成為現實。中科招商2015年年報中,并未見寶鑫7號蹤影,其2777萬股股權的持有人為中鐵寶盈資產-招商銀行-外貿信托-昀灃3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昀灃3號),該資產計劃由王亞偉管理,占中科招商股權的1.54%,位列第10大股東。王亞偉的入股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名人效應”,有大佬背書,不少投資者因此買入中科招商股票。
在中科招商實施權益分派后,王亞偉成本價降到3元/股。但即便如此,王亞偉在投資中科招商上仍然“栽”了大跟頭,浮虧嚴重,一度被稱作“新三板最大的韭菜”。
據了解,2016年9月20日和11月9日,昀灃3號先后在1.33元/股-1.39元/股的價格區(qū)間,共減持中科招商524萬股,基本是“腰斬”的價格。
2017年4月28日,中科招商收盤價跌下1元,為0.99元,此后長期在0.8元左右徘徊。12月18日收盤價僅為0.77元。不計算套現和分紅所得,按3元左右的成本價,王亞偉投資中科招商浮虧7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jiān)管已明確表態(tài)對私募采取限制措施的情況下,昀灃3號仍然在2017年分別以0.86元/股、0.85元/股的價格合計增持中科招商40萬股,投資34.2萬元,其中原因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截止2017年9月30日,昀灃3號仍持有中科招商1.38億股,占比1.27%,為中科招商第10大股東。
2017年12月15日,全國股轉公司宣布對中科招商強制摘牌,引發(fā)軒然大波,不少投資者奔赴北京尋求“說法”。12月19-25日5個交易日也成為投資者最后的撤退時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5個交易日里市場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抄底”和“潰逃”。
多名投資者表示,愿意賭一把中科招商的未來,股價跌到0.4元以下會選擇接盤。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個交易日里中科招商股價最高到過1.34元,最低價分別為0.39元、0.30元、0.24元、0.27元、0.22元。而中科招商也確實上演了一把“末日瘋狂”。5個交易日的時間里,中科招商共成交3.9億元。
但更多的聲音仍然傳達的是“不信任”“潰逃”,不少投資者對媒體表示自己的生活因此被弄得一團糟。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王亞偉也疑似“出逃”。媒體報道稱,“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紅嶺中路證券營業(yè)部”成為19日中科招商恢復交易首日的第一大“出逃方”。該營業(yè)部的全天凈賣出數量為5020.6萬股,賣出均價為0.57元/股,套現2861.74萬元。20日,其以0.58元/股的價格再度甩賣3148.54萬股。據查,該營業(yè)部的開戶機構包括王亞偉的昀灃3號。此外,此前參與定增的“大業(yè)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大業(yè)信托新三板2號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大概率也在離場。
5個交易日中科招商并非都是下跌狀態(tài),12月21日、25日其股價分別上漲14.89%、41.86%。12月21日,南京愛爾投資有限公司、阮治杰、上海擢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奇名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張旭、張利娟等投資者分別以0.89元、0.90元、0.81元、0.86元、0.94元(當日最高價)、0.80元的價格買入中科招商股票。其中,南京愛爾投資有限公司耗資約450萬元。不過,這也被質疑者認為是在對敲拉抬股價,“退市股常見套路”。
現在,伴隨強制摘牌,股權流動性基本喪失,如何安置2700多戶股東已然成為中科招商面臨的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