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福建新聞 > 正文

非遺里的“閩式年味”

來源:東南網 2025-01-26 10:15 http://m.413629.com/

“春節”申遺成功!

乙巳蛇年新春

即將到來

說到福建過春節

那可是

“福”氣滿載

氣場全開!

一起看看

福建那些

與春節相關的

非遺代表性項目

解鎖閩派春節年俗!

漳州木版年畫

21

  漳州木版年畫是先在木質平板上鐫刻畫稿(分色版和墨線版),而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紙上,主要題材有辟邪消災、祈求吉祥、歷史戲文故事及裝飾圖案等,是我國南方年畫的代表。廣泛流傳于閩南、嶺南一帶,并遠銷東南亞等地。2006年,漳州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前,年畫是必需品,一到年關,家家戶戶貼春聯、貼年畫,意味著新年到來。如今,隨著時代變遷,年畫雖已不再是春節的必需品,但作為一種工藝品、裝飾品,也需要繼續面對大眾、開拓市場。近幾年,漳州木版年畫省級傳承人顏朝俊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創產品,嘗試了將年畫元素融合到紅包袋、書簽、冰箱貼、帆布包等日用品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剪紙(浦城剪紙)

22

  浦城剪紙通融南北風格,極富地域特色,用于各種民俗節慶活動上,以其特有的方式表達著浦城人對美好的憧憬。浦城剪紙字中有畫、畫中有字、以字組畫,每種紋樣背后均有延伸含意,開創了中國民間剪紙“禮品花”之先河。主要用作喜慶的“禮品花”花樣多是以壽桃、如意、梅花、牡丹等傳統元素為主,以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過去浦城剪紙篇幅偏小,主要用作喜慶的“禮品花”,浦城剪紙多為單色的紅色剪紙紋樣,使用時一般都粘襯在禮物上面,用以點綴禮品、食品,或隨禮品一起饋贈。隨著時代的發展,浦城剪紙也經歷了多次創新轉型,融入了套色剪紙、貼、染等多樣化的技法,使其更好地與時代主題、大眾審美相融合。

  2014年,剪紙(浦城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在福建,浦城、柘榮、泉州、漳浦四地的剪紙藝術相繼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柘榮、漳浦剪紙還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建剪紙是南方剪紙代表,南北兼容,既有北方的粗獷樸素,又有南方秀美靈動。

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

23

  “兩馬同春鬧元宵”起源于馬尾-馬祖元宵節俗,馬尾、馬祖相隔不到100海里,兩地居民自古以來便有春節、元宵期間送花燈、鬧花燈的節俗活動,這一活動世代相沿,長期傳承不絕,逐漸成為馬尾和馬祖兩地的習俗,寓有祈求平安富足之意。

  2008年6月,元宵節(馬尾-馬祖元宵節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今,“兩馬同春鬧元宵”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活動。今年,“兩馬”燈會于1月9日至3月2日在瑯岐紅光湖公園開放,共計53天,創下史上最長展期記錄。

燈會(南安英都拔拔燈)

24

  英都拔拔燈源于古代英溪船民的拉纖,是一項集民間信仰、歲時節令、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為一體的民間民俗活動。活動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九,地點為泉州南安英溪流域各自然村。“英都拔拔燈”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以粗繩系燈,每陣領頭由一青壯年胸前縛一扁擔,肩負大繩,作船夫拉纖狀弓身前行,拉動燈陣向前行進,狀如拔船(拉纖),“拔拔燈”由此而來。如今海內外的南安鄉親幾乎每年都會踴躍回鄉拔燈、觀燈,拔拔燈會成為凝聚親緣、族緣的紐帶。

莆田紅團制作技藝

25

  莆田紅團制作技藝始于唐代,傳承千年,2022年,莆田紅團制作技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紅團之于春節,就像粽子之于端午、月餅之于中秋。“紅”是喜慶的表達,“團”以及“圓”的形狀則象征著家庭的團團圓圓。在逝水流年間,承載著幾代人的美好回憶,像一縷亙古不變的清香。

  莆田紅團是莆田吉祥喜慶好物,逢年過節、各種喜事必不可少,體現莆田特有的民俗文化。紅團一般在臘月廿七、廿八兩日內制作,將糯米粉混上食紅揉成面團做外皮,內餡多為咸、甜糯米、綠豆等,墊以香葉蒸制而成,象征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壺山砂花傳統技藝

26

  火樹銀花不夜天,莆田新度鎮錦墩村的村民在滿天繽紛的“鐵花雨”下,祈求年年有余,歲歲平安。據了解,早在清康熙年間,錦墩村就是著名的“鑄造之鄉”。匠人們在冶煉和鑄造時,看到鐵錘與軟化的砂鐵撞擊后濺出熾熱飛花,從中獲得靈感,發明了獨特的“壺山砂花”傳統技藝。因“花”“發”諧音,寓意越打越發。因此,“鐵花鬧春”便成為當地的元宵習俗,祈愿新年平安、富足、發達。

  打砂花也名打鐵花、壺山砂花,是錦墩村每逢元宵節上演的一場民俗表演——鬧元宵時將熔化的鐵水潑向大樹,享有“火樹銀花不夜天”的贊譽,2011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1月31日至3月1日(農歷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莆田市將在綬溪公園卵石沙灘開展打鐵花民俗活動。

  (資料來源:福建日報、福州日報、海峽都市報、福建紀檢監察、清新福建 文旅之聲、莆田發布、湄洲日報、福建發布、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等)

原標題:非遺里的“閩式年味”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頻道推薦
  • 平潭“烽火嵐島 風展紅旗—紅色檔案專題展
  • 福州機場T2航站樓站前高架橋通車 T2與T1提
  • 福馬“小三通”航線上半年客流量比增52%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世遺泉州
    世遺泉州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

    新質生產力在泉州
    何以中國·向海泉州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紅色引擎促發展 繪就金融新圖景——興業 “書記縣長送崗留才進校園”活動在永春職 付朝陽在莆田市體育中心開展下基層接待群 永春縣零碳森林運動公園項目穩步推進 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 莆田站新增2 涵江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啟用 收評:三大指數全天震蕩調整 鋼鐵板塊領 ?媽祖城沙灘營地項目開工 沙灘泳池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