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東盟中心與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中國-東盟周",于11月17日至19日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盛大啟幕!
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效應的持續釋放,福建省與東盟成員國經貿往來越發密切。
福建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持續增長,東盟連續8年成為福建最大貿易伙伴。
6年來
福建?東盟 進出口更便利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關于修訂〈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項下部分協議的議定書》(簡稱《升級議定書》)生效6周年。
《升級議定書》放寬原產貨物認定標準,優化原產地簽證程序,并取消了一份證書只能填報20項商品的限制,大大便利了我國與東盟國家間的進出口貿易。
能源合作
向深層次邁進

近年來,福建省企業與東盟國家的能源合作不斷深化,正從單一項目交付向技術協同、產業聯動的深層次邁進。
深化傳統能源合作,共護區域能源安全;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共育綠色轉型動能;推進示范項目建設,共筑合作實踐載體——福建省與東盟的能源合作根基厚實、前景可期。
經貿往來
持續升溫

福建省與東盟成員國經貿往來越發密切,區域內產業合作不斷加深,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據廈門海關人士介紹,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是福建省對東盟出口最主要商品。
雙向奔赴
構筑開放合作新高地

2019年,福建省提出建設中印尼"兩國雙園"的設想。2023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福州元洪投資區設立中印尼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此后,產業互聯、設施互通、政策互惠的雙園結對合作機制逐步建立。
其中,中國園以福州元洪投資區為核心,印尼園以印尼的民丹工業園、阿維爾那工業園、巴塘工業園為主體。
互利共贏
開啟海產貿易新篇章

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注冊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于2015年掛牌運營。
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匯聚中國與東盟各國海產品生產、加工、貿易企業及海產行業龍頭企業,創新采用"線上交易、線下交收、人民幣結算"模式,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流通環節、降低交易成本,有效整合區域海洋經濟資源。通過提供交易、結算、融資、倉儲、物流、通關及檢驗檢疫等一站式服務,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重構海產品流通鏈路,建立安全可追溯的海產品標準體系,并著力構建"一個平臺、兩大體系、三類產品、六項服務"的業務體系,服務傳統漁業對接全球市場。
海報設計: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