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2012年12月被列入國家第一批傳統村落的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許多本土木匠師傅正對一些損毀的古建筑木構件進行精心維修。“培田村有25個國保單位、33個省保單位,正分階段進行維修。維修過程中,我們提的許多建議都被采納。”培田村黨支部書記吳清熙對記者說。
近年來,我市各級黨政高度重視和支持古村落、古書院維修保護,與此同時,各地群眾也自覺行動起來,積極保護古村落、古書院,實現了保護和開發的雙贏。今年5月以來,市委宣傳部等五部門組織開展“閩西最美古村落”“閩西最書香古書院”評選工作,通過宣傳發動、海選報名、媒體尋訪、網絡投票、專家考評等環節,評選結果已在媒體上公示。
一石激起千重浪。通過開展評選,各地保護意識倍增、熱情高漲,對古村落、古書院更加愛惜,并將保護古村落、古書院與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相結合,進一步成立理事會或保護協會,自籌資金,積極行動。
吳清熙說,不但要保護好古建筑,而且要保護好道路、河流、山莊,盡量保持山水原生態。新羅區巖山鎮玉寶村原村主任董千祥說,他們正籌劃在村口興建一座最美古村落的門樓,取得省水利廳資金支持,加快建設生態堤,對一些毀壞的古建筑進行修復保護。
永定區湖坑鎮南江村也是國家第一批傳統村落。村副主任江建波說,結合這次村級換屆選舉,他們及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保護古村落行動進一步得到村民支持,準備對部分坍塌的土樓加緊維修。(記者 鐘德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治理小流域 保護大生態2025-06-1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