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收到的提案中,有一件《關于做好國家級非遺項目“龍巖采茶燈”保護與開發的建議》的提案,是由龍巖鄉賢——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委員、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林金星博士提交的,這是他第二次向全國政協大會提交關于“龍巖采茶燈”的提案。
昨日,記者電話聯系上了正忙著參會的林金星。“‘龍巖采茶燈’是民間藝術瑰寶,盡管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但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依舊艱難,比如采茶燈的表演形式原有五六十種,但現僅存30多種,搶救任務很重。希望通過提案呼吁政府及其相關部門進一步重視采茶燈的保護、傳承與開發。”林金星說出了寫這份提案的初衷。
“龍巖采茶燈”伴他走過少年時代
遠離故土,卻桑梓情深。林金星出生于“龍巖采茶燈”發源地——新羅區蘇坂鎮美山村,采茶燈伴隨他走過了少年時代。外出求學和工作后,林金星對采茶燈一直有著難以割舍的特殊情結,“可以說是我心中的鄉愁。”因此每年回鄉過年,他都要在村里看上幾場采茶燈表演,了解采茶燈的保護傳承情況。
近年來,采茶燈雖然蜚聲海內外,優美動人的旋律已在幾代龍巖人心中激蕩,但在工業社會的快節奏中,以口傳心授為主要傳承方式的采茶燈,隨著民間老藝人的相繼謝世而逐漸失去生存繁衍的土壤,其最原始的表演程式傳承狀況堪憂,這讓遠在北京的林金星十分擔憂。
為“龍巖采茶燈”申遺而四處奔走
2009年,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他牽頭聯合15位全國政協委員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由文化部門牽頭組織專家對“龍巖采茶燈”進行研究、論證,早日將其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
在“龍巖采茶燈”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期間,林金星還主動請纓,與在《生命世界》雜志社擔任副社長、同為美山村人的夫人林月惠一起,發揮身在北京的優勢,極力牽線搭橋,為來自龍巖的“申遺”小組赴京找相關部委專家咨詢了解“申遺”程序、撰寫“申遺”文本等事宜四處奔走。
經多方努力,2014年11月,“龍巖采茶燈”成功申報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今年正月回鄉調研為再寫提案作準備
“‘申遺’成功了,心里踏實了些,但保護傳承之路還很長。”林金星說,申遺意味著承諾,意味著保護的決心。鑒于一些地方存在“重申請,輕保護”現象,“龍巖采茶燈”應及早謀劃,防止類似情況發生。
今年正月,林金星在回鄉省親的同時,對“龍巖采茶燈”的保護與開發情況進行調研,回京后便撰寫了提案。這次他重點就設立采茶燈專項保護經費、提升采茶燈文化內涵、加強采茶燈發源地保護等三個方面提出具體建議。
“作為采茶燈的故鄉人,我有義務有責任為采茶燈做點事,期盼采茶燈早日走出瀕危、走向興盛。”林金星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平潭金井國際智慧物流園A區綜合樓封頂2025-07-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