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平潭金融業未來將朝著金融港方向發展,這是一個趨勢。”區金融辦副主任楊哲安這樣描繪平潭的金融產業藍圖。不久的將來,平潭金融產業將實現“兩個帶動,一個深化”,即帶動傳統金融向新金融產業升級;帶動產業結構從第一、第二產業快速向第三產業延伸;深化兩岸金融合作,突出對臺特色。
平潭綜合實驗區一直把建設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作為今年工作重心,以服務為抓手,以創新為突破,以培育產業為落腳點,以金融風險可控為基準,目前已初步形成頗有特色的實驗區金融產業。
2017年,實驗區將立足于金融產業發展,開拓創新,圍繞產業建設,著力打造兩岸特色金融聚集區。堅持傳統金融和類金融行業齊頭并進、協同發展的發展目標,分步驟、有序推進兩岸特色金融聚集區建設,形成金融產業生態圈。
順應時代
新興產業迅速發展
過去的平潭是個孤島,不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產業發展,都不成熟。不過,自實驗區設立以來,平潭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各類產業的扶持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平潭的使命已不僅僅是朝著國際旅游島方向發展,還有建立中國平潭基金港,這一目標將在平潭的發展成績單上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此基礎上,實驗區的金融產業也將崛起。
據區金融辦提供數據表明,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區特色金融集聚區共有金融及類金融企業995家。較之2011年底,新增967家,比起2015年底,新增了582家,同比增長140.92%。
“也就是說,過去的平潭,金融企業只有兩位數,如今已是近千家,如此爆發式增長,平潭的金融政策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金融辦資本市場處負責人瞿澤陽談及平潭金融業發展如是說。
據瞿澤陽提供的調研報告顯示 ,目前,在實驗區新增的企業中,金融機構42家,包括銀行機構16家、證券公司2家、證券資產管理公司3家、保險公司16家、保險代理機構3家、保險經紀公司2家;類金融企業953家,其中股權投資及資產管理類企業830家、擔保公司27家、融資租賃公司31家、區域性交易場所1家、清算中心1家、小額貸款公司2家、典當和拍賣行16家、法人商業保理公司5家、貨幣兌換機構1家、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8家、金融后臺服務31家。
這些翔實的數據說明平潭類金融等新興金融產業正經歷迅速發展階段,發展速度和規模遠超傳統金融業,正逐步形成了以基金、創投、資產、資本等為主的特色金融產業集聚區。
持續發功
加大兩岸金融合作力度
目前在平潭扎根的企業都是看中平潭的政策紅利與發展前景,對于平潭的整體環境仍舊陌生,在陌生的環境中,服務對于這類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正是平潭金融體制機制創新的亮點。“做好金融服務,讓企業真正來得了、留得下,才能讓金融高端人才留在平潭,為平潭服務,才能讓平潭成為一個資金流匯集的港口。”瞿澤陽說。
通過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實現企業“拎包”入駐服務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實驗區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有效推動平潭經濟增長。據區金融辦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區金融產業(不含類金融)GDP完成13.79億元,占GDP總量比重7.5%,比增26.6%,貢獻率25.7%,拉動1.7%的GDP,有力帶動了第三產業發展。
平潭因臺而設,因臺而特,依托兩岸特色金融集聚區,我區加大兩岸金融合作力度,鼓勵區內金融機構加強金融創新,在這塊工作上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因此,更需要深化兩岸金融合作,突出對臺特色。
瞿澤陽提供調研報告認為,要深化兩岸金融合作需做到五點,一是實行“一區兩標”,采納臺灣地區征信記錄,實現了兩岸企業個人信用記錄查詢互認,平等享受銀行授信貸款等金融服務;二是嵐臺同業往來賬戶實現零突破;三是拓展閩臺銀團貸款業務;四是推動設立首支兩岸合作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五是積極支持設立臺資保險公司。具體做法,如,推出“兩岸共同家園”聯名借記卡,以“石牌洋、海峽號客滾船、日月潭”等為卡面主題,以“平潭藍”為底色,突出兩岸共同家園概念。主要為臺胞在大陸學習、生活、工作提供存取款便利,同時提供了存取款免手續費相關優惠,此外,推出臺胞購房按揭貸款、臺胞信用卡等舉措,助力兩岸共同家園建設。
深入布局
完善金融產業服務建設體系
目前,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也有了新進展,在銀行方面,正積極推動設立華通銀行和中山銀行兩家銀行法人機構。其中,華通銀行在省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省金融辦、省銀監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推動下,經過3年多的堅持和爭取,在2016年11月28日,成功獲得中國銀監會批準籌建。
保險方面,正推動設立海峽人壽和國祥人壽兩家保險法人機構。申請設立的相關材料均已上報中國保監會,目前正在等待審批。交易場所方面,海峽股權交易中心于2011年成立,目前已有1804家企業掛牌交易,其中有38家為臺資企業,累計為企業融資48.52億。此外積極推動設立福建交易場所清算中心和福建福金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福建交易場所清算中心已于2016年8月17日在我區設立,將進一步規范我區交易場所的運作。
在股權投資基金方面,憑借我區出臺的股權投資基金優惠獎補政策,及寬松的注冊條件,吸引了眾多股權投資及資產管理類企業在我區集聚,主要是以基金、創投、資產、資本為主,逐漸形成特色金融產業,為我區推動基金港建設奠定了一定基礎。
融資租賃方面,已經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片區融資租賃業加快發展的實施辦法》,從企業開辦補助、拓寬融資渠道、經營貢獻獎勵、專才激勵等多個方面給予資金扶持。2016年1-12月,累計新增融資租賃項目16個,審批金額18億元,發放融資租賃貸款13.5億元。
鏈接
多項優惠政策 助金融業發展
金融創新獎補
對入駐我區的金融企業設立產品創新獎,鼓勵社會各界研發符合促進兩岸與平潭金融產業發展的政策或金融產品。根據各類創新產品的市場效益,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新增收益客戶數達百家以上、新增業務金融(含貸款、融資、保險、擔保、投資)在五千萬元以上、降低客戶成本達10%以上(三項條件至少滿足兩項),由實驗區管委會給予一次性表彰并獎勵30萬元。
股權投資類企業入駐優惠政策
凡屬于我區新引進的運營滿一年的股權投資類企業,且符合:股權投資企業的實際到位注冊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或等值貨幣,下同);股權投資管理企業以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合伙制企業形式設立的,實際到位注冊資本不低于500萬元,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設立的其實際到位注冊資本不低于100萬元。分別給予以下獎補:
經營貢獻獎:自滿足獎補條件年度起,前兩年按繳納入庫的地方級稅收100%予以獎勵,后三年按繳納入庫的地方級稅收的90%予以獎勵,五年后按繳納入庫地方級稅收50%予以獎勵。
風險補助:注冊在我區滿足上述條件的股權投資類企業將資金投向區內企業,且年度投資區內總額超過1億元的,給予投資資金1%的風險補助,年度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高管個稅獎補:自個人納稅年度起至執行期間內,其年繳納個人所得稅總額5萬元及以上的企業高管人員及專業人員,前兩年按每年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級分成部分的80%、第三年起按60%給予企業高管人員及專業人員的貢獻獎勵,用于其個人購房、租房等補貼。(記者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