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植樹節,今年的主題是“美化環境、清新空氣”。城市綠道建設正契合這一主題,既能滿足市民“慢節奏”的散步、騎行需求,又能增加綠化功能,清新城市的空氣質量。22日,記者從市園林管理局了解到,去年巖城已經完成了閩西交易城濱河景觀綠道建設并投入使用,今年將對綠道4號線——小溪河濱河休閑線實施建設。
閩西交易城濱河景觀綠道。
規劃構筑城區綠道網
何為綠道?一些市民可能會認為安全、暢通無阻的道路就是綠道。其實不然,城市建設的綠道是指以綠化為特征,沿著河濱、海岸、溪谷、山脊、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線形綠色開敞空間,具有生態、游憩、社會文化和經濟功能。由綠道構成的網絡狀綠色開敞空間系統稱為綠道網。市園林管理局建設科阮科長說:“簡單而言,綠道是能滿足行人和自行車分流通行并且有綠蔭的路。”
阮科長介紹,廣義上,蓮花山木棧道、登高山南公園的環山道以及龍巖大道的鵝卵石路在規劃建設時都是以綠道的思路做的,也可以認為是綠道。而狹義上,已建成的標準綠道目前只有閩西交易城濱河景觀綠道。
據《龍巖中心城區主城區綠道網規劃(2012—2020)》,巖城綠道環城一重山內的用地范圍,北至西岐山風景林地江山森林公園、西至紫金山風景林地、南至奇邁山風景林地東肖森林公園黃邦山風景林地、東至翠屏山東寶山風景林地,總面積約387平方公里。綠道網規劃將形成由3條區域綠道、13條城市綠道和4處交界面組成的綠道網總體布局,總長度約269公里,基本能夠實現主城區范圍內社區綠道5分鐘可達、城市和區域綠道15分鐘可達的建設覆蓋目標。
據了解,巖城綠道建設正根據規劃穩步實施,市園林管理局還把具備綠道條件的沿河路進行適當拓寬、修整和規范,完善沿線綠化和各項配套系統的建設,爭取在今年年底使巖城綠道系統初步形成骨架。
交易城河濱綠道已建成
芳草萋萋、曲徑通幽,閩西交易城濱河景觀綠道讓人眼前一亮。22日,記者看到,綠道為附近的市民提供了不錯的休閑娛樂場所,還有廣場舞隊伍在翩翩起舞。53歲的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綠道環境非常優美,沿著河道建設視野開闊,步行道和自行車道用植物區隔,還有公共衛生間等便民配套設施。她說:“這是家門口的綠色走廊,在這里跳舞既不影響他人,也不怕被來往的車輛打擾。”
阮科長介紹,閩西交易城濱河景觀綠地全長1.4公里,總面積28000平方米,工程造價620萬元。其中彩色瀝青自行車道總長約1.5公里,寬度2米;透水磚游步道寬度2米,總長1.4公里,其中還有詩蔭廣場、綠蔭廣場、公廁等建筑,綠化面積約20800平方米。綠道內種植的喬木主要有金桂、碧桃、菩提、水杉、香樟、紫玉蘭等。
小溪河濱河休閑線將實施建設
接下來,巖城綠道4號線——小溪河濱河休閑線將實施建設,阮科長說,該項目設計范圍南起蓮南橋,北至龍川河,主要依托小溪河兩側8-30米不等寬的濱河綠帶建設,長約3.3公里,沿河兩岸總長度約6.6公里,是一個環形綠道。今年市園林管理局會先進行西側沿線部分的綠道建設。
“因為是環形綠道,待該項目完工,市民可以在該綠道內無阻騎行,鍛煉身體,這將大大提升周邊市民的生活質量。”阮科長說,綠道建設不僅完善城市功能,強化地方風貌特征,提升發展品位,還為居民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記者 王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