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
青海省執法部門已介入調查
國家有關部門尚未批準金箔、銀箔為食品添加劑,為何廠家就已批量生產?4日下午,新快報記者嘗試聯系上述兩家公司,但電話無人接聽。
金銀酒中的銀箔酒。(網頁截圖)
金銀酒中的金箔酒。(網頁截圖)
新快報記者隨后咨詢了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該局稽查處工作人員表示,產品中添加了禁止添加的或者是還沒納入標準的添加劑,一律不得生產。
5日下午,該局工作人員致電新快報記者稱,經向青海互助天泰青稞酒業有限公司和青海蟲草酒業有限公司核實,這兩家公司在早些年相關政策要求不嚴格的情況下,確實曾生產過“金銀箔酒”,但后來被相關部門發文叫停。不過記者在咨詢店家時,被告知生產日期為2014年。
該工作人員表示,金銀箔沒有被國家明確納入添加劑范疇內,就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我們將聯系經銷商,如果還有,那么我們就要(查處),廠家說的就有問題了。”該工作人員表示,會進一步反饋查處信息。
說法
醫生:酒中加金銀對健康“弊大于利”
金箔、銀箔入酒對人體有益還是有害?4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媒體溝通會上回應稱,金作為一種金屬元素,人食用后既不會被吸收,也不會沉淀,吃完后會隨便排出,既不會危害健康,也沒有助益。
5日下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主任鐘凱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箔的“無益無害”性目前已經有了定論,但據其所知,銀箔也并未納入添加劑范疇內,安全風險系數尚未有評估。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林漫鵬表示,從健康安全的角度看,人體很少需要金屬元素。吸入量少并不會出現問題,量大的話則有中毒的可能。“但從我個人的角度看,在酒里面添加這些東西是弊大于利。”
行業協會:未發現廣東有金箔酒生產企業
5日中午,新快報記者致電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尚未在廣東地區內發現有生產金箔酒的企業,一直以來也沒有會員單位提出過這一想法。
“因為這個是個性化、另類的東西,不一定加了金箔就好賣。”酒類經銷商、廣州紅酒薈公司負責人桑先生表示,“真正經常喝酒的人,是不會去喝這些東西的,我就不會喝。”
桑先生認為,白酒里面加入金箔,更多的是廠家制造的噱頭,為的是滿足消費者獵奇的心理。從銷售商的角度看,這種產品不會成為主流,因此不看好這一市場。
鏈接
原衛生部曾禁止金箔加入食品
新快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就正式將黃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而金箔首次用于餐飲,是始于16世紀的歐洲大陸。
但金箔在中國一直未被列為食品添加劑。早在2001年5月,當時的衛生部法監司就曾對江蘇省衛生廳“金箔酒衛生監督有關問題的請示”進行批復,明確“金箔既不是酒類食品的生產原料,也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應當禁止將金箔加入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