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8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近日,詔安縣紅星鄉聯合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旅游學院開展黨建共建簽約,創新“組織聯建、智力聯注、產業聯興”三維聯動模式,將高校人才資源與鄉村需求精準對接,共譜校地協同振興新篇章。
組織聯建筑堡壘 夯實合作“壓艙石”
8月13日,紅星鄉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旅游學院通過簽署共建協議、互授“黨建共建基地”牌匾,將高校黨組織的理論、人才優勢與鄉村黨組織的實踐優勢深度融合,構建“黨支部+學院+鄉村”聯動體系。未來,學院黨總支將定期組織黨員教師團隊駐點與紅星鄉黨委共同開展“主題黨日進紅星”活動,把組織生活延伸到產業一線,以黨建“紅細胞”激活鄉村振興“主動脈”。

人才聯動賦動能 激活發展“動力源”
8月14日至15日,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文化旅游學院攜手許寮社區、圓林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鄉村”共建活動,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帶領當地小朋友體驗傳統漆扇制作,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中,學院師生向孩子們講解了漆藝的歷史與技藝,并指導他們親手繪制漆扇。小朋友們用彩漆在素扇上勾勒各種圖案,在創作中感受非遺魅力。現場歡聲笑語不斷,一把把獨具匠心的漆扇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童真創意的碰撞。同時,孩子們還踴躍參與了“小小文旅推介官”視頻拍攝,化身“文旅小使者”,用童趣視角講解家鄉風物,宣傳推廣紅星鄉獨特的人文景觀。此次活動將課堂智慧轉化為鄉村發展實效,是校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未來將持續通過非遺體驗、文化研學等形式,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推動鄉村美育與文旅融合發展,實現“人才下沉”與“實踐育人”雙向賦能。

產業聯興促共富 拓寬振興“致富路”
8月15日,依托進水村溪上農莊文化體驗園直播基地,大學生志愿者通過與紅星鄉新農人一起直播的形式,宣傳家鄉農產品和青梅制品,帶動家鄉農產品銷售,賦能鄉村振興,讓“鄉土網紅”的流量轉化為鄉村振興的不竭動力。未來,校地將攜手深耕青梅全產業鏈,構建“產學研用”融合生態。學院協助紅星鄉對接農業科技企業,參照保護價收購模式,推動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保障果農收益。同時,依托“詔安紅星青梅”品牌培育計劃,聯合策劃“梅韻文旅”項目,將賞梅游園活動與紅色研學結合,延伸產業鏈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天問一號“驚鴻一瞥”!神秘阿特拉斯彗星特2025-11-06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