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豐澤區 > 豐澤新聞 > 正文

變廢為寶 豐澤社區率先實現易腐垃圾就地科技生化處置

來源:東南早報 2019-09-11 10:32 http://m.413629.com/

  日前,記者從豐澤區了解到,豐澤社區作為泉州市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已經成為中心市區首個將廚余垃圾“變廢為寶”的社區。據悉,自泉州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豐澤區已有2個社區建設易腐垃圾科技生化處理器,計劃在明年6月前,轄區所有農貿市場、蔬菜或水果批發市場將實現易腐垃圾就地就近處置工作。

  易腐垃圾科技生化處理器將廚余垃圾變成有機肥

開展“干濕分離”試點 實行垃圾“四分類”

  在市區豐澤新村里,已經在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張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每天傍晚,他都會將家里的餐廚垃圾干濕分離后,帶到社區的廚余垃圾處置設施進行處理,還能領到高效有機肥。

  據了解,豐澤社區作為泉州市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社區居民的生活日常。今年,該社區開展“干濕分離”試點,建成日處理300公斤的廚余垃圾就地處置設施,在中心市區率先實現廚余垃圾變廢為寶,共有1900多戶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其中800戶參與“四分類”,建立家庭戶實名檔案1915戶。

  目前,豐澤區已在豐澤街道豐澤社區實行垃圾“四分類”,建設易腐垃圾科技生化處理器。2019年,東湖街道圣湖社區也將引進易腐垃圾科技生化處理器,在圣湖小區實行垃圾“四分類”。計劃2020年6月底前,豐澤區所有農貿市場、蔬菜或水果批發市場將實現易腐垃圾就地就近處置工作。

  在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之前,豐澤區將易腐垃圾暫納入其他垃圾進行管理。待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后,豐澤區與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將形成統一的餐廚垃圾收運體系。

建筑垃圾收納場已規劃大件垃圾收集點投用

  據悉,為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處理廠和建筑垃圾收納場建設,構建建筑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長效體系,豐澤區計劃在北峰街道馬落山建設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消納場,目前正在辦理用地規劃相關手續。

  大件垃圾處理方面,豐澤區積極做好2019年市委市政府關于大件、園林及有害垃圾收集點建設的為民辦實事項目。截至目前,豐澤區已完成設置13個園林垃圾、大件垃圾收集點和1個有害垃圾收集點建設,并陸續開始運營使用,為完善中心市區收運體系、推動垃圾分類“大分流”工作打下基礎。

  學校是垃圾分類宣傳推廣的重要區域。目前,豐澤區直學校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被列為2019年垃圾分類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實現54所中小學、幼兒園全覆蓋。

  下一步,豐澤區將結合實際,2019年在原有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豐澤街道、泉秀街道等2個街道實現全覆蓋,東海街道北星和濱城社區、城東街道埭頭社區、北峰街道見龍亭社區、東湖街道東鳳社區、華大街道華大社區、清源街道西門社區等7個社區實現全覆蓋。2020年全區實現全覆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記者 李菁 通訊員 王志超 文圖)

原標題:豐澤社區在中心市區率先實現易腐垃圾就地科技生化處置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海峽國際五金機電城五期正式交付
  • 9位晉江鄉賢獲香港授勛及嘉獎
  • 夜游濱海浪漫線!這里,等風更等你……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世俱杯:利雅得新月爆冷淘汰曼城晉級八強 平潭:黨建引領風帆勁 融合聚力譜新篇 涵江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啟用 平潭周裕藩紀念館項目一期完工 ?媽祖城沙灘營地項目開工 沙灘泳池7月底 平潭君山片區:景村融合帶旺鄉村旅游攤位 石獅市首批文化特派員正式“揚帆起航” 平潭:氣象賦能 助企業海上“追風逐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