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20日訊 惠安崇武,一座美麗的濱海古鎮。
淳樸的古城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勤勞的外來務工人員絡繹不絕過來,每年還有數以萬計的游客慕名而來,踩著細細的沙灘觀賞壯闊的大海。
民警走訪海邊,了解漁民的情況
這安逸祥和的一幕幕背后,有一群人日夜付出的心力,他們就是崇武邊防派出所民警。
在崇武小城鎮化發展和夏季日益嚴峻的治安形勢下,近期,崇武邊防派出所推行“單元作戰”勤務運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今年第一季度,崇武邊防所在全縣群眾安全感“三率”測評中排名前列,更連續數月在全縣公安機關業務考評中排名前三。
網格員入戶走訪
走街串巷的網格員
鄰里十年疙瘩 她幾個月捋平
“謝謝你啊,小張,辛苦了,有空來泡茶。”上周,當網格員小張離開海門村老劉家時,在她心頭牽掛近半年的石頭,終于落地。
小張的工作,就是在轄區網格開展地毯式搜索,挨家挨戶走訪,協助網格警官核對警務信息和人員信息。這就是“單元作戰”中的網格實戰單元。
第一次和老劉見面,是今年年初。小張在例行走訪中了解到,老劉和鄰居有著十多年的矛盾。起初,只是后門外一兩平方米空地歸屬的爭執,老劉和鄰居的對話,牽動雙方兒女之間的沖突。幾年前一次爭執中,兒女們都有不同程度受傷,盡管被眾人拉開,但從此鄰居成了陌路人。
網格員為學生宣傳安全知識
“多年的老疙瘩,如果能解決,兩家人之間沖突的隱患就解除了。”小張抱著試一試的心,走進老劉鄰居家。她發現,這些年,老劉鄰居家里變故一樁接一樁,先是老伴過世,如今女兒也患重病。于是,這半年來,小張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過去找老劉聊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老劉退一步,兩家鄰居多年的緣分,不要為陳年舊事壞了和氣,何況鄰居這幾年過得不容易。見老劉松了口,小張也到鄰居家勸了幾番。
端午節,老劉家包了粽子,托小張給鄰居家送幾個去。這座豎在兩家人間10年的冰山,終于開始化解。
崇武邊防派出所所長李輝說,轄區劃分30個警務網格,和小張一樣的網格員有30個,他們和網格民警、輔警人員、網格中心戶長和網格志愿者組建成網格服務團隊,發揮社情民意采集、矛盾糾紛化解、政策法規宣傳、惠民便民服務等作用。
“轄區里有很多困難群眾,光靠警官很難精準定位到每家每戶,有了網格員,網格里的事他們最清楚,我們服務群眾也有了方向。”崇武邊防派出所教導員羅振華說,除了調解糾紛外,網格員走訪中還發現賭博窩點、在逃人員,實現社區警務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