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惠安 > 惠安新聞 > 正文

惠安崇武“石獲”藏玄機 屹立500年仍發揮作用

來源:泉州晚報 2014-12-23 12:29 http://m.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工程 數萬花崗巖砌成 屹立500年未毀

  “建造‘石獲’,工程量很大。”陳秀良說,為了抵御風浪,這些石材取自海邊的花崗巖,常達百斤以上,有的甚至重達數噸,數量以萬計。

  根據口口相傳的說法,族人用鐵錘或鐵鑿把石材略加修整,以杉木作杠桿,把石塊吊上“獲”頂,調整方向,使石材相互“咬角”固定;朝向大海一側拋一些大石塊,便于抵擋海浪;內墻則是垂直砌成,防止魚獲跳躍逃跑,也便于集魚;最后,在石材的間隙處以較小的石材填入并用鐵錘敲實。而此后,當牡蠣等介殼類生物在滬堤上附著時,也增加了石材間的吸著力,加強了“石獲”抵御風浪的能力。

  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石獲”仍在使用。陳秀良回憶,當時每天在“石獲”能收成兩次,早晚各一次,一次最多可以收成14擔,最大的有上百斤的魚。“每年正月初五,族人還會對‘石獲’進行修繕。”

專家 天然捕撈方式 始于石器時代

  陳金良說,“石獲”是遵循著潮汐的規律來守“獲”待“魚”的,它享受著自然的饋贈,卻不會有網魚那樣過度捕撈的危險;構筑“石獲”的石材是純天然的,沒有水泥等人工化學黏著劑的參與,不會對水質產生破壞;“石獲”建造在潮間帶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離岸堤,不但對于海濱起了保護作用,而且減緩了風浪對于陸地的侵襲。

  據了解,世界上目前已發現600多座“石滬”,其中僅中國臺灣的澎湖島就有400多座。這種定置捕魚方式究竟起源于何處何時,尚無定論,但有證據表明,以“滬”捕魚的雛形可能從石器時代的某個階段就存在了。

  據了解,澎湖石滬最早記載于公元1720年《臺灣縣志》中。陳金良說,這比起峰后“石獲”要遲200多年。

  泉州市文管所研究員黃真真說,早年,澎湖很多民眾為泉漳一帶的后裔,祖輩們帶去同樣的生產方式。而在泉州發現比澎湖更早的“石獲”,也驗證了海峽兩岸的勞作、生產方式一脈相承。(記者 廖培煌 黃楓 通訊員 陳金良 實習生 彭堅林 雷嵐)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空中茶驛”飄香云端 萬米高空演繹“安溪
  • 推進尚卿鎮重點文旅項目建設
  • 安溪29個小區外墻脫落問題完成整治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國道324線泉州南迎賓大道瀝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線完工(視頻)
    國道324線泉州南迎賓大道瀝青路面罩面工程全線完工(視頻)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視頻】龍舟競渡情牽兩岸 第二屆閩臺龍舟邀請賽開賽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支持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 泉州市獲中央 鯉城豐澤全域試點家庭病床服務 告別充電焦慮!泉州豐澤近4000個電動車充 泉港區領導與援藏干部座談 德化雙軌鏈條:石膏循環再生與花紙智造升 青春賦能鄉土 校地共育新苗 ——福建農林 一路煥新!泉州南迎賓大道瀝青罩面全線完 深刻把握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取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