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臺首度合作 兩岸專家傳授農技
4月29日,泉臺農業技術技能培訓在泉港圓滿落幕
閩南網5月3日訊 (閩南網記者 王惠敏/文)4月26日至4月29日,一場具有開創性的泉臺農業技術技能培訓在泉港區新輝大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開展。
這項泉臺首度合辦的農業技術技能培訓,特別邀請兩岸農業專家、學者針對休閑農業、有機農業、食品加工、果蔬嫁接及電子商務等議題,作概念性的深入論述與實務性的交流。
據了解,此次培訓由泉州市農業局、福建省海峽兩岸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由福建省海峽兩岸農副產品市場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海峽兩岸中小企業聯合促進會(簡稱“海促會”)協辦。
引進臺灣師資力量 傳授農業技術技能
據介紹,參加本期培訓的學員主要是來自泉州市鯉城、洛江、泉港、石獅、晉江、南安、惠安、德化等縣(市、區)的農業經營負責人及相關行政人員,共近百人。而傳授技術技能的“師傅”都是來自臺灣的專家、學者或一線技工。
培訓期的前三天是室內培訓課程,在新輝大電商園區內進行。第四天則是安排學員們集體到位于洛江區的田格里拉農業生態園區作實地參訪,讓學員獲得理論與實踐的印證。在每一個現場,學員們都可以及時進行交流提問,加深對各項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此次培訓的特色在于利用臺灣的師資力量,引進臺灣較為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技能。”海促會主席呂雙輝介紹,民間組織搭建平臺引進臺灣的師資力量在大陸是少有的,這有利于促進兩岸農業現代化發展,加快泉臺農業技術培訓平臺的建設。
據了解,此次培訓的另一亮點是理論與實踐并重。活動期間,現場師生互動氣氛活躍,專家論述清晰、內容充實,學員學習認真,精神專一,是圓滿而成功的一次培訓。同時,對于兩岸農業交流而言,這次培訓也是一種新嘗試。
開展多主題講座 借鑒臺灣發展模式
在培訓中,來自臺灣的李謀監、黃仕政、蘇慕容、張志明等多位農業深加工方面的教授就臺灣休閑農業發展、食品安全、水果嫁接、有機農業、土壤改造等方面進行演講探討,各自就其專業領域發表論述與經驗分享。
其中,臺灣嘉義大學、南華大學教授、臺灣農業經管學會理事長李謀監開展了《臺灣休閑農業發展思路與實踐》的講座。“農村中精致的民俗文化活動或產業文化活動,可導入休閑農業經營。”李謀監認為,要活用農業資源,包括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及農村生態等三大類別。這些農業資源可分別以展示、參與或觀賞、攝影比賽、采摘品嘗等方式導入休閑活動中。
臺灣中州科技大學健康學院院長黃仕政主要以食品加工與安全的話題展開演講。他從食品加工的意義、類別、操作、輸送、保藏等各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廈門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林坤輝教授也在培訓中介紹了電子商務營銷在農業發展的應用,為學員們拓寬營銷思路。
現場很多學員表示,通過此次培訓,自身對農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從產品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更有了一種系統的發展思路。
擬申辦農業培訓學校 或6月份正式開班
“這是一次試水,預計6月份正式開班。”呂雙輝介紹,申辦農業培訓學校在政府鼓勵民間資本辦學的大背景下,有利于促進兩岸間農業技術交流,讓兩岸的農民或新農人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培訓學校不僅引進臺灣專家學者授課,還有當地八大農業基地作為產業實踐支撐,參與培訓者可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中,提高農業種植、生產等技術技能,從而在掌握臺灣農業先進技術技能的同時,可開展技術輔導等合作形式。
據了解,福建省海峽兩岸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兩岸農業專家學者,已正式向政府申請創辦農業培訓學校,預計近期內可獲批準設班。此次培訓的成功舉辦,為今后農業培訓學校的正式開班,積累了經驗,鋪墊了良好基礎。
該農業培訓學校將設于泉港區新輝大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內,還將結合“6·6兩岸民間論壇”這一主題植入原有的倉儲、物流等軟硬件設施,進一步推動學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