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港新聞 > 正文

激活基層“引擎” 實現精準扶貧

來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2016-08-17 18:15 http://m.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秀溪村黨員干部指導農戶修剪龍眼樹 (戴涵琦 攝)

  核心提示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創新開展“承諾、踐諾、評諾”工作,引導農村(社區)、非公企業黨員強化權利義務觀念,以實際行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今年全市農業農村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打好扶貧攻堅戰,必須聚焦“精準”二字,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貧困人口上。如何激活基層黨員“三諾”引擎,讓基層貧困戶得到精準扶貧?記者近日深入泉港、安溪和德化部分鄉村基層,尋找典型案例。

  泉港秀溪 推進15個項目建設 帶村民“走出大山”

  位于泉港區涂嶺鎮東北部的秀溪村四面環山,是泉州市革命老區基點村,現有人口1239人,村民主要種植龍眼、枇杷、甘蔗、西瓜和水稻等農作物。兩年前,全村農民人均年純收入不到5000元,村級財政收入僅6000元,是典型的“空殼村”,去年還被列為市級扶貧開發重點村。

  作為秀溪村黨支部書記,廖懷忠將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擺在了工作的重點,他發動全村41名黨員干部實地走訪村民代表及貧困戶等重點人群,挨家挨戶了解村情、民情,并結合村里實際,總結出一條“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的工作思路。為村里6戶因病、因殘導致的困難戶爭取資金補助,幫助申請臨時救濟資金,扶持其發展農業;對3戶供學負擔困難戶實施慈善愛心助學……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走上富裕之路,首要任務就是要抓好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記者在秀溪村黨員“承諾、踐諾、評諾”情況欄里看到,廖懷忠承諾的項目是“村主干道硬化拓寬”。在廖懷忠的牽頭下,該項目已投入資金100萬元,完成3000米村主干道路基拓寬,并對部分急彎進行取直。他表示,下階段將繼續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力爭在年底前完成這3000米拓寬路面的水泥硬化,從而改善村民出行條件,減少農作物運輸成本。

  致力幫助貧困戶脫貧的黨員還有李成英,她的承諾是“幫助貧困戶柯瑞清在年底前實現全面脫貧,月增收達到1500—2000元”。今年以來,她通過技術指導、爭取資金、免費辦理商業保險等措施鼓勵柯瑞清發展養殖業。近期,李成英還幫助柯瑞清買了200多只鴨苗,到位后,養殖場的規模將擴大一倍。

  “以特色休閑為品牌,助推群眾增收致富。”這是秀溪村走向致富的特色道路,該村正以原有的農業產業基礎為依托,打造枇杷基地、黑甘蔗種植基地、油茶基地等三大特色農業基地。今年4月9日,以“人間四月天,秀溪枇杷鮮”為主題,該村舉辦了首屆秀溪村枇杷采摘節,不僅提升了秀溪村特色農業的知名度,還進一步帶動枇杷膏等深加工農產品的銷售。

  根據《泉港區農村貧困戶精準識別工作方案》標準,秀溪村目前還有建檔立卡扶貧戶7戶。廖懷忠表示:“下階段將通過深入開展技能培訓、解決就業、鼓勵發展特色種養業等方式,扎實推進15個項目建設,幫助村民盡早脫貧。”

  安溪鴻福 變“輸血”為“造血” 讓脫貧更加精準

  “變‘輸血'為‘造血',幫助貧困戶實現精準脫貧。”這是省派駐村蹲點干部、廈門市集美區地稅局副局長陳團章去年對安溪縣蓬萊鎮鴻福村村民寫下的承諾。一年來,鴻福村的扶貧路子從“輸血”向“造血”轉變,逐步形成精準脫貧的長效機制。

  去年,陳團章主動向上級黨組織提出申請,希望回鄉幫扶困難群眾脫貧。在他看來,這是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肩負起的使命。同時,因為自己小時候在農村生活,條件困難,吃過很多苦,想用一己之力為家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進村入戶訪村民,與群眾拉家常,找村“兩委”成員了解村情民情……來到鴻福村后,陳團章便和其他村干部挨家挨戶走訪摸底村里貧困戶的情況,建立村情民情臺賬,“對村民反映強烈、急盼解決的問題進行收集,不斷理清幫扶措施和發展思路”。經摸底調查,全村312戶常駐村民中,符合國家、省、市扶貧標準規定的有45戶。

  幫扶行動如何做到精準到戶、到人,讓貧困戶真正實現脫貧?這是陳團章思考最久的問題。他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專題會議,與其他黨員干部共同研究貧困戶幫扶工作。他認為,要想真正脫掉貧困的帽子,不能一味地“輸血”,而是要為他們“造血”,自食其力才是脫貧的最好出路。為更加精準扶貧,他從貧困戶中篩選出26個特困戶,給予每戶3000元項目幫扶資金,鼓勵他們因地制宜發展飼養業。

  沿著鴻福村的山坳走去,有座破舊的瓦房,部分瓦片因年久失修散落在地上,這里便是陳團章的掛鉤幫扶對象李鑫裕的家。幾年前,李鑫裕的父親病逝,家庭的擔子落到母親洪敬芬的肩上,由于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加上兩個孩子的成長需要一筆不小的資金,洪敬芬捉襟見肘。

  陳團章先后為洪敬芬一家爭取到5000元資金,幫助其發展家庭飼養業。在此鼓勵下,洪敬芬自食其力,黑豬養殖從去年的1只增加到如今的4只,還養了30多只雞鴨。“預計能賣個上萬元,到時候再養更多的豬……”洪敬芬說。如今,圈里的牲畜已成為洪敬芬一家子的固定收入來源。拿著陳團章送到手中的慰問金,洪敬芬十分感動:“感謝黨委、政府的幫扶,讓我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要讓貧困戶徹底脫貧,還需建立長效幫扶機構。”今年3月,陳團章在村里帶頭籌建了慈善會,廣泛發動鄉賢捐資。截至目前,該慈善會已籌集慈善基金292萬元,將成為貧困戶的資金后盾。蓬萊鎮30個村落中,已有26個村建立了類似的慈善會。

  回顧一年來的扶貧工作,陳團章逐步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如今,這個“造血機器”正在蓬萊深山發揮作用。陳團章告訴記者:“這一年最幸福的事,就是看著村里的貧困戶找到了新的出路、新的希望。”

  德化龍闕 “合作社+貧困戶” 鼓起貧困戶錢袋子

  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幫助貧困戶實現脫貧,德化縣三班鎮龍闕村黨支部圍繞“三諾”工作,引導32名黨員建立“黨員承諾臺賬”。

  在莊嚴的黨旗下,黨員劉志軍做出自己的承諾:“思想上,與黨組織保持一致,時刻為群眾著想;行動上,幫困濟貧,為群眾教授致富經驗、傳遞致富信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既然作出承諾,就要付諸行動。依托德化縣戴云山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十多年的養殖技術和產品銷路的資源優勢,劉志軍在村里牽頭探索實施“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鼓勵貧困戶發展黑雞養殖業,幫助他們解決養殖資金、養殖技術、產品銷路難題,走上脫貧軌道。

  在經過實地走訪摸底后,合作社將15個有能力飼養黑雞的貧困戶納入合作社名單,并免費為每個貧困戶提供30—50只母雞,以每顆雞蛋2元錢的價格向貧困戶回購。當母雞產蛋量達到300粒時,貧困戶還能到合作社換新母雞。考慮到貧困戶發展家庭養殖業存在技術難題,合作社每季度都會聘請縣里的養殖專家為其開展技術培訓。

  “以前就靠幾塊田地生活,也沒有其他收入來源。”72歲高齡的劉建水老人是村里的15個貧困戶之一,由于妻子已經過世,大兒子外出務工收入甚少,小兒子患有癡呆癥,他不得不一個人邊照顧小兒子,邊到田里干農活。為了緩解老人的經濟壓力,劉志軍利用合作社資源,為老人免費送來了30多只母雞,并多次組織合作社的技術人員到他家里指導養殖。

  30只母雞,每天能產15顆雞蛋,每顆雞蛋賣給合作社2元,劉建水終于有了新的收入來源,他微笑著告訴記者:“除去成本,一年能掙個六七千元,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多了。”

  “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在劉建水身上初見成效。目前,全村有120多戶村民加入合作社,年增收達到了1100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龍闕村的脫貧致富之路還輻射帶動了龍潯、蓋德、雷峰、南埕等13個鄉鎮的養殖專業戶,全縣黑雞存欄數達到130多萬羽,養殖黑雞成為德化縣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經濟產業。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劉志軍表示:“今后將每年為需要幫扶的貧困戶進行主動幫扶,幫他們早日實現脫貧致富,這也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內坑鎮:全面實施教育提質趕超行動
  • 德化賣瓜人勇救落水男孩,社會正能量直接拉
  • 25653.69平方米!安溪又一安置區正式開工!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兒童斜視不治療會造成哪些影響?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韻(視頻)
    世遺少年說|江俞羲:千年梨園戲 童聲傳新韻(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人社部:個人養老金領取時需要繳納3%個人 加強宗教事務治理法治化研討會舉行 李干 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輪胎 以下哪一項屬于消防員的職責范疇?螞蟻新 南平:“我們有責任用所學反哺鄉村” 福建4地入選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 晉江:文體旅融合繪就縣域發展新圖景 龍巖:讓群眾健康更有“醫”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