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永春縣出臺《永春縣美麗鄉村后續管護工作意見》,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推進美麗鄉村持久美麗、有序運行。
2012年,永春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創建了“田園風貌型”“特色文化型”“濱溪休閑型”“生態旅游型”“造福新村型”“產業帶動型”6大類型50個縣級、137個鄉鎮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
“永春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但因為缺少后續的管護機制和資金支持,有個別美麗鄉村在建設后出現公共設施缺少管理維護,缺少可持續產業支撐等問題,急需做好建后管護工作。”永春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該縣創新完善美麗鄉村后續管護機制,將從縣鎮村各級多渠道籌集管護資金,培育發展具有優勢和潛力的特色產業,讓鄉村資源變成美麗經濟,為美麗鄉村后續管護和提升建設提供支撐,并發動群眾認管,提升管護效益。
據了解,永春將建立由縣委組織部、農業局、民政局、住建局、林業局、水利局、文體新局、環保局、廣電網絡集團等相關單位組成的美麗鄉村后續管護綜合考評組,重點考評縣級示范村,鄉鎮級示范村則由各鄉鎮自行考評。考評組將從環境衛生保潔、公共綠地管護、水利基礎設施維護、美麗鄉村云平臺維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維護、特色產業發展、路燈巡查維護、文體活動設施維護、村財增收等9個方面,每季度考評一次。
“為調動管護積極性,縣財政每年將安排100萬元作為后續管護獎勵經費,對季度考評總成績第1—5名的縣級示范村分別獎勵3萬元,6—10名各獎勵2萬元,對管護不到位的村進行全縣通報和媒體曝光。”永春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林銘珊 通訊員 姚德純 吳文得 黃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