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看著前不久種下去的茶樹長勢很好,永春縣坑仔口鎮景山村村支書柯文普很是高興,“這下新增了耕地98.3畝,產生效益指日可待了。”
柯文普說的是位于該村湖丘自然角落的景山(閉坑)瓷土礦山。該礦山于1993年開始開采,2012年1月閉坑。“閉坑后現存的地表大部分為殘坡積層和紅壤土,結構松散,穩固性差,水土流失嚴重,嚴重影響下游農田灌溉和飲用水水源。”柯文普說。
如何有效解決廢棄礦山生態治理難題,保護生態環境?去年,坑仔口鎮開始啟動實施景山村水土流失治理瓷土礦山整治項目,經過市縣國土、環保、水土辦等單位技術人員多次實地論證,最終確定按采面處理、排渣場整治、平臺開發耕地、礦區道路建設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項目治理總面積為300畝,可新增耕地面積98.3畝,并于去年11月開始建設,前不久全部完成。
“紅壤土具有弱酸性,非常適合茶樹生長。”柯文普說,他們就在新增耕地上種植鐵觀音、佛手茶,壁上種植黃花菜,道路上種植天竺桂。“由于該礦山位于牛姆林生態旅游區‘好漢坡’西側,屆時可作為采礦遺址吸引游客參觀。”(姚德純 李婷婷 陳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