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廈門軟件園,你會發現“人工智能 +”的創新應用圖景正徐徐展開:美圖公司發布的RoboNeo智能體,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幫助用戶快速完成修圖、設計和視頻制作等任務;在威準科技生產車間,一臺臺智能視覺點膠機“整裝待發”,即將奔赴比亞迪、華星光電等企業生產一線,助力智能制造;博大視野的智慧港口視覺AI方案,集成遠程智能輔助駕駛、設備管理與安全監控于一體,推動港口作業向智能化邁進……
這是福建省(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的一個側影。自2023年7月獲批復成立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從應用場景破題,強政策、搭平臺、優服務,大力推進園區建設,加速釋放“人工智能+”效應,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孵化器+創新生態社區
貫通創新鏈產業鏈
探尋福建省(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園的創新基因,不妨從位于廈門軟件園三期F06棟的“廈門市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社區”開始——在這里,AI不再是實驗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讓大家體驗到、感受到的現實力量。
一樓大堂的夏商咖啡店內,AI機器人咖啡師“大白”舞動雙臂,制作手沖咖啡;二樓的展廳中,園區企業研發的人工智能應用如百花綻放,涵蓋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城市多個領域;再上樓,是即將于近期開放入駐的、面積超1萬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孵化器。樓內,廈門數據交易平臺已入駐,可為企業提供數據服務。
“我們通過整合場景展示、孵化培育等關鍵環節,為技術找場景,也為場景找技術,樓上樓下‘鄰居’可以在交流中,不斷碰撞出新方向。”火炬高新區管委會軟件處一級主任科員杜佳遠介紹,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社區注重以場景為牽引,貫通創新鏈、產業鏈,著力激發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新活力。

廈門軟件園大力推進福建省(廈門)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圖為廈門軟件園三期F片區。(圖/記者 林銘鴻)
目前,人工智能產業園孵化器已在軟件園二期、三期同步布局,總面積超1.5萬平方米。“我們誠摯邀請人工智能領域的連續創業者、早期團隊、中小企業入駐,我們也歡迎高校院所的老師將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杜佳遠表示,火炬管委會將攜手國投智能、信息集團創新公司、中軟國際、碧谷科技等孵化器運營機構,構建精細化的服務體系,通過超低成本的辦公空間、高性價比的云服務、豐富的智能化改造項目經驗,以及更有力度的產業扶持政策,幫助企業降低綜合落地成本。
突出應用場景示范
為企業搭平臺找市場
每隔幾天,廈門軟件園企業威準科技都會迎來特殊訪客——他們在園區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社區展廳,看到威準科技展出的智能視覺點膠機后產生興趣,隨即直奔企業現場了解產品與技術細節。
“我們正處于新產品的市場拓展期,有了這個‘家門口’的展示窗口,我們的品牌曝光和市場對接都更高效了。”威準科技項目負責人劉宗祥感慨道。
作為深耕點膠設備領域十年的專精特新企業,威準科技近年來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研發體系,通過視覺識別技術自動定位工件,并調取AI數據庫中的工藝參數,實現從依賴手工參數到智能匹配的跨越。這一創新使設備整體作業效率提升約20%,也推動公司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延伸,服務半導體等精密制造行業。
此外,威準科技還是火炬高新區智能制造服務平臺的服務商。通過該平臺,“智改數轉”供需雙方實現精準對接、高效匹配,加速技術落地與產業轉型。
據杜佳遠介紹,火炬高新區一方面聯合市工信局舉辦“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系列產業供需對接活動;另一方面從政策入手,突出應用場景示范導向,對獲評國家級、省級示范項目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通過政策引導,我們希望激發企業創新積極性,讓AI在更多場景中落地開花。”
政策和服務的雙重賦能下,今年來,火炬高新區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在應用場景方面取得突破:美圖公司推出的專注影像與設計的AI智能體RoboNeo,上線首月躋身數十個國家的應用商店分類榜前10;國投智能股份全資子公司美亞柏科自主研發的“美亞鑒真平臺”微信小程序,可識別AI換臉、AI生成圖像等,用戶數突破10萬;瑞為技術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A、T3B航站樓提供機器人導航/托運、登機等多種高效的智能化設備及一體化解決方案……
持續完善要素支撐
讓企業輕裝上陣
當人工智能邁向規模化應用階段,考驗的不僅是身處其中的企業,也對“耐心資本”提出了更高要求。廈門軟件園企業博大視野就充分感受到了園區在支持新產業、新技術發展過程中周到的金融服務。
博大視野是國內首個專注“戶外重工業攝像機+裝備視覺人工智能系統”研發的領軍品牌,多年來,公司持續專注于技術創新,在戶外復雜環境下的攝像機成像、耐用性等關鍵技術上持續攻堅,成功實現了自動化碼頭攝像機的國產化。
9月30日,廈門火炬新智貳號基金(以下簡稱“撥改投基金”)與博大視野正式簽署投資協議,這是撥改投基金的首筆對外投資。未來,撥改投基金將與博大視野緊密協作,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拓展自動化碼頭、礦山、冶金等更多重工業應用場景,推動產品技術迭代升級。
除撥改投基金外,火炬高新區還配套有包括火炬滴灌科創人工智能專項基金在內的7只人工智能基金,通過基金矩陣引金融“活水”,為人工智能企業“加油助跑”。
資本之外,廈門軟件園在基礎設施和服務支撐方面持續發力,通過建設算力平臺、數據平臺、產業賦能平臺,為企業夯實創新底座,構筑“技術-場景-市場”的全周期生態。
截至今年9月底,火炬高新區已聚集國投智能、星宸科技、美圖等行業頭部企業,以及淵亭科技、深度賦智、芯瞳等新銳企業。擁有5個省級人工智能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其中“眾數文鰩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垂直大模型”高質量數據集入選全國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先行先試工作名單;有國家網信辦備案大模型3個和深度合成算法52個,其中碩橙九疇工業大模型等3個行業模型入選省級行業垂直模型重點培育項目。
(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雷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