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余盆閩派盆景精品集中亮相。記者 仇慧亮 攝
近日,杏東公園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并正式對外開放。全國首個閩派盆景主題專類公園同步亮相,為市民提供一處集展示、研學、科普、互動于一體的文化休閑新空間。
該工程由集美區住建和交通局指導、集美市政集團統籌布局、集美市政集團園林公司管養。
據了解,杏東公園始建于1985年,原為杏林兒童樂園,是杏林生活區最早建成的公園之一。當年,這里還是杏林唯一需購票入園的公園。2022年,公園一期完成提升。
二期改造從今年2月份開始,總面積約1.58萬平方米。陽光草坪園區及旱溪濕地已于今年5月率先建成投用。此次建成開放的閩派盆景主題專類公園系整個項目的最大亮點。
記者在園區看到,盆景形態各異、姿態萬千,有的虬枝盤曲、蒼勁古樸;有的亭亭如蓋、飄逸靈動,盡顯閩派盆景的藝術魅力。
據集美市政集團園林綠化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涂國寶介紹,此次提升改造全面改善了園區環境與功能布局。項目整體采用閩南紅磚、琉璃瓦等元素,改造涉及基礎設施、景觀空間、建筑風貌、功能配套等多個方面。
福建省盆景大師周衛東表示,公園匯集榕樹、雀梅、黃楊、博蘭等四五十個品種、500余盆閩派盆景精品,其中多件作品曾在國家級盆景大賽中獲獎。園區也是閩派盆景技藝傳習基地之一,著力打造展示與傳承閩派盆景文化的重要平臺。
此外,園區還與集美區社區學院合作,將定期開展盆景園藝培訓、非遺技藝交流及市民體驗課程。
【名片】
閩派盆景藝術
閩派盆景藝術是中國盆景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已有千余年歷史,是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其造型技法獨特,尊重植物生長規律,以“勢、老、韻、大、難”(樹樁盆景)和 “神、意、活、清、秀”(山水、水旱盆景)為藝術特色,因材施藝,形成具有濃厚閩南地域特色的風格和流派。
(海西晨報記者 仇慧亮 通訊員 項丁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文旅+”如何賦能鄉村振興?2025-11-04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