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的磅礴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側記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在京舉行
天安門上空這一幕太震撼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
港澳各界高度關注勝利日閱兵:深感祖國強大 堅信未來更加輝煌
八閩抗戰老兵熒屏前見證強軍盛世
近日,“烽煙淬魂 共鑄中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臺灣光復80周年圖片展”在福州臺灣會館舉辦。
近日,3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抗戰親歷者后人、專家學者、各界代表齊聚廈門市翔安區大嶝島,追憶兩岸軍民并肩作戰、共御外侮的抗戰歷史,傳承偉大的抗戰精神。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漳州華僑與僑居地人民迅速投身反法西斯戰爭,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支重要力量。
邱金聲,福建龍巖人,入選退役軍人事務部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名錄。全民族抗戰爆發后,邱金聲任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副團長,在蘇皖地區開展敵后游擊戰,參加大小戰斗百余次,全團累計斃傷日偽軍3000余人。由于常年戰斗多次身受重傷、積勞成疾,邱金聲于1939年2月在皖南太平縣不治去世。
民族危亡之際,荷屬華僑救護隊在巴城集結。莊西言、柯全壽、許啟興等漳州籍愛國僑胞組建了專業的醫療團隊,他們帶著9輛救護車和醫藥物資奔赴烽火前線,馳援祖國。
為抗擊日本侵略,無數漳州華僑投軍衛國,上陣殺敵。為了光復祖國的山河,他們把一腔鮮血灑到了抗擊日寇的每一個戰場,他們或考入軍校航校錘煉殺敵本領,或加入南僑機工隊伍保障戰時動脈,更有志士投身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戰場書寫傳奇。
1938年5月,民族危急存亡之際,福建省會內遷永安,持續長達7年半。炮火沒有摧毀求知的渴望,反而點燃了興辦高校、培育人才的燎原之火。
祖國硝煙彌漫之際,海外華僑以財力物力支援抗戰,成為救亡圖存重要力量,漳州華僑傾其所有,每筆捐款、每批物資皆為“毀家紓難”的赤子豐碑。
李林(1915—1940),女,福建省漳州市人,印度尼西亞歸僑,193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堅決要求上前線殺敵。1940年4月,在晉綏邊區反“掃蕩”中,為了掩護機關和群眾突圍,不顧懷有3個月的身孕,率騎兵連勇猛沖殺,被日偽軍包圍后寧死不屈,用最后一發子彈射進喉部,壯烈犧牲。
“‘有國才有家,愛家先愛國’,這是林家祖訓,也是霧峰林家一代代人前赴后繼、抵御外敵的精神動力。”林銘聰是臺灣霧峰林家第九代后人、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