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五專業只看表面不看內涵
考生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了解。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如許多高校都開設材料工程專業,但由于學校的不同,其發展方向有差異,如哈工大材料工程專業實力很強,因為它研究的材料和航天有關,既有金屬材料,還有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浙江理工大學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絲綢材料,因為它是由浙江絲綢工學院發展而來,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紀末的蠶學館。因此,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一般應該了解以下幾方面內容: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是什么,是否屬于特色專業,專業的實力如何,有無碩士、博士點,是否是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同類專業當中居于什么位置,專業發展前景和學生就業去向如何,專業對學生的相關科目成績和身體狀況有無特殊要求。
總之,了解越詳細越好,就像交朋友是僅僅以貌取人是不合理的,同理,選擇專業,僅憑專業名稱,沒有詳細了解就“定下終身”是非常有害的。
誤區六只看校名不看專業
一是填報志愿僅看校名,以為校名有著“地質”、“石油”等字樣的學校,就只設這些艱苦專業,其實這些學校也有其他專業;二是心存偏見,將師范、農業等劃分為艱苦專業,認為就業出路不佳,其實這些學校和專業的就業率也很高;三是對一些省外學校不了解,有的學校只因為不在直轄市或者省城,考生就不愿填報。
誤區七熱門專業一成不變
在市場經濟的調節下,專業的“熱”與“冷”總是相對的,一個時期的“熱”可能會帶來另一個時期的“冷”。所謂“熱門”專業,就是很多人爭著報考的專業,計劃招生數與報考人數之間比例非常懸殊,其結果是錄取分水漲船高。首先,“熱門”專業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推移,今日的“熱門”,明后年也許就不那么熱,或者變成了“冷門”。其次,“熱門”不能與好等同。其三,不少人把好就業看成是好專業,炒成“熱門”,這不恰當。就業的難易取決于市場需求,取決于供需比例,而市場需求也是變化的,也許報考當年某專業畢業生就業很容易,待四年過后畢業時,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就變得疲軟。所以選擇專業志愿時不要被“冷”、“熱”所左右,主要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實力出發。
誤區八錄取分數線始終穩定
實際上,高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自然形成的,錄取結束前無法準確知道。另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存在波動,有的還有“大小年”現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多分析幾年的錄取情況,還可關注分數線與批次線的差值、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
誤區九父母包辦越俎代庖
填報志愿前,父母與孩子所在班班主任或學校心理教師溝通,了解孩子兩次模擬考試成績的排名,了解本校各層次學生在歷年高考中的錄取檔次、比例數據,并聽取老師對孩子填報志愿的建議,參加招生院校現場咨詢和高校開放日,向高校招生辦詢問,了解高校往年在本市、本區錄取人數及名次等情況。
父母可與孩子一起科學評判考生高考實力。高考實力是以考生的校、區排名為基準,而不是用某幾次考試分數值來計算填報志愿,更不能想當然地指望高考時超常發揮。高考志愿是孩子對未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規劃。這就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去研究和選擇適合孩子的高校和專業。因此,填報高考志愿既要考慮“分數”因素,也要考慮“非分數”因素。選擇與孩子學業成績相應量級的高校。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把分數用好用足以避免風險。父母要擺正心態,冷靜對待高考,客觀對待上大學。不要給孩子加壓,不要誤導,不要好面子,不要攀比,不要包辦代替。
我為您總結了一下報考是專業的選擇標準;專業排序勿忘“五要點”:第一、要選擇孩子的分數能“夠得著”的專業。第二、所選專業是孩子喜歡或能接受的,至少是不反對的專業。第三、根據孩子所報的專業和學校往年錄取分數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第四、將專業排序的初步方案向高校招生辦咨詢,并作必要調整。第五、酌情填寫“專業服從調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