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僑報》報道,9日下午,美國南加州大學工程學院幾位留學[微博]生為即將進入美國家庭教授中文的新一批留學生進行經驗分享會。留學生們繪聲繪色的講述中文課生活讓很多新加入的同學們聽得心馳神往。但項目創始人陳俊峰提示說,不是所有經歷都是美好的,希望同學們能夠擺正心態,不要抱有太高期望。
有著在美國家庭教授中文經驗的李鑫告訴大家,項目所尋找匹配的家庭絕大部分來自洛杉磯西區中文學校。該校大部分學生都屬于美國中上層家庭,因此安全以及人員素質等問題可以得到基本保證。李鑫說,他前后工作過兩個家庭,第一個家庭的美國人完全將他當成了Babysitter(保姆),他不僅沒有感受到美國文化,并且還需要處理很多雜務。
第二個家庭讓李鑫非常驚喜。家里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叫白朵芬,小弟弟叫白龍,因為他認為龍在中文里面是很man(男人)的意思。兩位孩子非常可愛,除了教授中文以外,李鑫陪伴兩個孩子一起去參加很多活動,甚至還教他們怎樣從淘寶上為自己挑選玩具。
正在參加項目的范雪健分享說,當初他所服務的美國家庭報名時,就標注希望能夠找一個熱愛運動的中國男孩子。范雪健認為自己非常符合對方條件,于是匹配成功。來到美國家庭,在上完每周的中文課以后,范雪健與家庭成員一起進行攀巖、游泳甚至沖浪等活動,甚至還去過好萊塢聽音樂會,到爾灣市度假村一起旅游。范雪健說:“小朋友邀請我參加這些高大上的活動,感覺非常開心。”
幾位分享經驗的留學生所講述的故事讓在場同學們躍躍欲試。對此,陳俊峰說,在創辦項目過程中,他們也聽到過很多不好的情況,并不是所有留學生都能夠有非常好的中文授課體驗。有時候是家庭對前往的中國留學生不夠重視,有的時候是時間湊不到一起,經常幾周都沒有見面,這樣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你的收獲多少完全取決于自己是怎么想的,希望大家能夠擺正心態,有時候也需要主動一些,”陳俊峰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而彼此的互相融入則需要一些時間,希望大家能夠享受這個過程。”(記者:李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