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多年的研究中,一種巨型毒蛇曾以趙爾宓命名,這讓他頗為驕傲。這種在湖南莽山發現的“莽山烙鐵頭蛇”,拉丁屬名以趙爾宓的名字命名,為“Zhaoermia”,它分泌的毒被叫做“zhaoermitoxin”。
1990年,該新蛇種莽山烙鐵頭公布于世。2004年,國家林業局公布全國野生動物調查結果顯示,莽山烙鐵頭蛇的數量僅為500條左右,在“中國11種比大熊貓還瀕危、急需拯救保護的野生動物”名單中,莽山烙鐵頭蛇位居第10位,因此人們稱它為“蛇中熊貓”,曾經在黑市上賣到了近百萬的高價。趙爾宓也曾經笑稱這蛇的名氣比他大多了。
嚴謹年過古稀還在野外科考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曾曉茂,是趙老的同事兼學生,她稱呼趙爾宓為“先生”。她說先生治學非常嚴謹。有一次,曾曉茂把一篇耗時半年,寫了兩三萬字的論文交給先生,幾天后先生叫她到辦公室,一摞厚厚的打印紙上,幾乎每一排文字的后面都是一個“鉤”的符號。
“這個鉤,不是代表你的論文很完美,這是我做的記號而已。”先生的一席話讓曾曉茂后背發涼,她說到現在那些“鉤”還刻在她的腦子里,足足有兩三百個。接下來先生一 一為她做點評,即使是一個標點符號使用不當也會被指出來,而且,先生不允許曾曉茂做筆記,所有講的內容全部靠腦子記。
“從早上到中午,我的腦子一直在高強度的記錄,絲毫不敢開半點小差。”曾曉茂說:“當時覺得先生挺不近人情的,但后來想想這是先生為我們好,他要求我們對自己研究的領域要了如指掌。”
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由趙爾宓編寫的全英文教材《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是國外研究兩爬類學生的必修教材,足以見先生在學術界的權威。
據說,趙爾宓對男生的要求格外嚴格,但他也允許學生挑戰他的“權威”,有時候學生與他的學術觀點發生分歧,兩人甚至可以相互對吼一陣,事情過了之后再各自尋找原因,解決問題。
楊軍是趙爾宓的學生,他說趙老一直有個心愿,要超過恩師劉承釗野外科考的年紀——70歲。趙爾宓確實做到了,即使在晚年的時候,他一年也要兩次去北方和南方某地進行野外考察和研究,有時候還會親自去捉蛇。
2008年,趙老已是79歲高齡,他還帶著學生去新疆采集標本。楊軍說,一路上,趙老師相當興奮,經常是一次坐車就好幾百公里,他也不覺得累,不停地給學生們車上授課。他還“不近人情”地不準學生們在車上打盹兒睡覺,理由是“路上的觀察很重要。如果睡著了,就會錯過經過的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怎么能做好標本的采集和研究?”
浪漫喜歡詩詞,鐘愛鄧麗君
每天清晨6點過,趙爾宓起床,照例是做一套“自創”的保健操。早飯前,他會看1個小時的書和資料。白天,他除了見一些訪客和學生,基本上都是伏案工作。為了少受外界干擾,趙爾宓跟訪客的交談從不閑聊,說完事情他會直截了當地“趕人走”:“你還有其他事情嗎?沒事你就可以走了。”對趙爾宓而言,能多些時間靜下心來搞科研,比什么都重要。
趙老其實是一個很浪漫的人,他曾經特別迷戀鄧麗君,上世紀80年代去臺灣的時候買了很多鄧麗君的磁帶,至今還珍藏在他書柜里。后來有機會再去臺灣,這位虔誠的歌迷還專程去鄧麗君的墓前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