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健康的人格,養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做成一件事的頑強的毅力。”
肖遠騎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教授,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江蘇第二師范大學、南通大學兼職教授,現任華夏幸福教育總顧問、總督學。
家長要學會“化錯教育”
一個人的成長,首先來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學校和社會都是枝和葉,根深才能葉茂,根系發達,樹才茁壯。家庭是孩子生長成長的重要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而言,沒有比父母更好的模仿對象:先有家長的美麗,后有孩子的動人。教育的改革,首先應當從改變家長入手。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要在愛孩子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做到言而有信、言傳身教。
任何教育都是一種科學和方法,家庭教育不是講道理,更多的是靠體驗。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圍,例如讀書的氛圍和習慣等。"家里可以沒有衣帽間,但一定要有書房。"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另外,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家長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有好多地方是會犯錯誤的,家長要懂得孩子犯了錯誤怎么去教育。家長要學會“化錯教育”,就是要把孩子所犯的錯誤化成一種藝術,用“化錯教育”去引導和教育孩子。
家長們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目前常見的幾大誤區:亂作為,孩子是我生的,想怎么教育我說了算;不作為,孩子還小,長大就知道了;不知道怎么作為,我把孩子交給老師,你怎么教育都放心。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沒有彩排,不可能推倒重來。對家長來說,教育孩子,你責無旁待。
要克服爸爸和工作結婚了;媽媽和麻將結婚了,孩子在爺爺、奶奶懷里撒嬌。好孩子是帶出來的,壞孩子是慣出來的,傻孩子是罵出來的,瘋孩子是逼出來的。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演員,他不是表演自己,他表演的是這個家庭的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