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路,它承載著對你的思念和家人的期盼,它可以是所有人眼中平凡的路,但對于你卻意義非凡。無論身在何地,無論走得多遠(yuǎn),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歸家的夢,世上的美景無數(shù),可最美的風(fēng)景卻是回家的路。
——燕子,寶貝尋人志愿者
孩子,你在哪里?過得怎么樣?做什么工作?還記得媽媽嗎?如果可以,我只求有生之年,能見你一面,聽到你再叫一聲“媽媽”……
——楊素慧,尋子癌癥媽媽
“尋子路上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她帶著遺憾走了……”昨天凌晨,“寶貝回家”志愿者燕子發(fā)出這樣一條消息,本報曾4度報道、尋子26年的患癌母親楊素慧在老家浙江抱憾離世。
1991年,楊素慧4歲的兒子徐劍鋒在廣州南方大廈附近走失。從此之后,她的人生只剩下兩個字:尋子。去年年初,楊素慧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在廣州進(jìn)行手術(shù)后,她選擇回鄉(xiāng)一邊抗癌、一邊尋子。
2016年4月份,經(jīng)本報牽線,楊素慧在廣州一家醫(yī)院接受義診。 廣州日報記者蘇俊杰 攝
2016年4月,有網(wǎng)友看到本報報道后,鼓勵楊素慧要堅持,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廣州日報記者蘇俊杰 攝
大女兒徐麗嬋告訴記者,在母親生命的最后時刻,最牽掛的始終是不知身在何處的孩子。然而,就在農(nóng)歷新年即將到來之際,這位母親終究沒能撐下去,沒能等到那一天,再也沒機(jī)會聽兒子叫一聲“媽媽”。
2014年到2016年間,本報曾以《骨肉分離 母親尋兒23年 她哭到眼瞎肺傷》《兒子,我怕來不及找到你》《“我怕孩子認(rèn)不出我”》《患癌尋子媽媽昨天手術(shù)順利》為題,先后4次報道楊素慧尋子及患病的故事。
楊素慧是浙江臺州人,1991年6月,他4歲的小兒子徐劍鋒在廣州南方大廈附近走失,從此她便開始了茫茫尋子路。二十多年來,她為了尋找兒子離婚、失業(yè)、被騙……2014年底,她被診斷為肺癌中期,雖然醫(yī)生一再囑托她要好好養(yǎng)病,病痛卻激起了她更加瘋狂的尋找孩子的決心,她要與死神賽跑,在病倒之前找到兒子。
她在海珠池滘村開了一家按摩店,在店內(nèi)張貼了大幅尋子海報,不敢錯過任何一絲一毫機(jī)會。然而,病魔沒有停止侵蝕她的身體。去年3月,楊素慧被診斷為肺癌晚期,她一邊尋子、一邊抗癌,在本報牽線下,楊素慧在廣州一家醫(yī)院接受義診,手術(shù)順利結(jié)束后,她回到老家繼續(xù)治療。今年1月23日凌晨2時,楊素慧因病去世。
病情急轉(zhuǎn) 沒熬過春節(jié)
“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候,她還是一直念叨著幫助過她的人。”尋人志愿者燕子告訴記者,她前幾天已經(jīng)知道楊媽媽的狀態(tài)不太好。雖然大家總期盼著愛能帶來奇跡,但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
昨日,記者聯(lián)系上楊素慧的女兒徐麗嬋。她說,母親是昨天凌晨在浙江的家里去世的,親人們都在身邊陪伴著她。徐麗嬋告訴記者,母親自從1月以來一直住在醫(yī)院。“快過年了,原本打算年廿九接她出院,回家一起過年。”沒想到,楊素慧的情況前兩天突然急轉(zhuǎn)直下進(jìn)入昏迷,“檢查后醫(yī)生說已經(jīng)不行了。”
堅強(qiáng)母親也是任性病人
徐麗嬋告訴記者,在母親生命的最后時刻,兒子始終是她最放心不下的牽掛。就在上個月,一度有好消息傳來,志愿者告訴楊素慧,他們找到了一個男孩,跟她兒子年齡相仿,從照片看長相很相像,連失蹤前的信息也頗為詳細(xì)。燕子立刻聯(lián)系了徐麗嬋為楊素慧采血,然而,最終的DNA比對還是沒有成功,這也成為楊素慧生命中的最后一次采血比對。
在眾人的眼中,楊素慧是個堅強(qiáng)的母親,然而,在家人的眼中,她還是個“任性的病人”。“她不肯化療,治病的時候也會偷偷跑到外地參加尋子活動。”直到去年下半年,楊素慧才回家,這時候,她的癌細(xì)胞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頭部,每天都頭痛,路都走不了。“這時候她才想著要化療,但為時已晚。”徐麗嬋無奈地說。
志愿者繼續(xù)為她找兒子
燕子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她一直陪著楊素慧尋找兒子。一路上,她既心疼又無奈。她深知,對于家長而言,尋親路漫漫,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即便找到了孩子也無法陪伴。但這么多年尋親志愿者的經(jīng)歷,也讓她對楊素慧多了一份理解。
她坦言,與這些家長在一起久了,有時候明知他們可能會走歪路,明知道四處奔波可能只是白費心血,但她依然愿意陪著他們。“很多家長都對我說過同樣的話,只有在尋找的路上,才感到自己是個父親或母親。”
燕子說,就在上個月,楊素慧還專程打電話給她。“她告訴我自己可能不行了,找孩子的事情,就拜托我了。”燕子深知這份責(zé)任的重大,她說,即便母親走了,只要沒找到孩子,志愿者們都會繼續(xù)努力尋找。“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志愿者一定會幫她繼續(xù)找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