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早戀之不完全調查
我是一名17歲的高二學生,初中時一直對校園戀情非常不齒,但到高中立刻劇情反轉。所以想了解一下周邊朋友的類似情況以及他們的看法,更巧的是,前不久參加學校活動,到美國一所私立中學進行了學習交流,有機會了解美國中學生的一些情況。
圍繞“校園戀愛”這一主題,我的問卷設計了32個問題。本次的統計有效樣本一共有30份,其中美國學生9份,中國上海學生21份。學生所在年級為9~11年級,年齡15~17歲。
匯總調查表,可以看出中美學生對此的異同,很有趣。
在回答“你對校園戀情的總體態度”時,有43%的中國學生和56%的美國學生表示支持,總支持率為47%,偏差不大。但有29%的中國學生表示反對,美國學生此項為零。評:還是中國學生三觀正!
關于交友途徑,60%以上的中美學生均有校外朋友。其中“曾經是校友”占了大多數,中國學生的第二校外交友途徑是“互聯網”。評:中華乃互聯網大國不是瞎說的!
分手原因中,中國學生因為“第三者”分手較多,美國學生更多時候“覺得無聊”而分手;“成績越來越差”也是中美學生一致重要的分手原因。評:國內社會輿論、八卦的普及度可見一斑!
在回答 “同學在戀愛時一般會發生什么(多選)”時,中美學生都把“互相照顧”排在第一位,但在第二選擇上發生了偏差,中國學生選擇了“爭吵”,美國學生認為是“學習上互相幫助”。評:國內電視劇的功勞啊!
在遇到好朋友在戀愛中難過(分手)時,中美大部分學生都會“安慰他(她)”,在安慰的同時,中國學生傾向于“找另一半溝通”,美國學生此選項僅一人,他們更愿意“幫助找出原因”。評:中國學生家庭倫理劇看的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