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朋友的戀情會影響你們友誼嗎?”2/3的中國學生認為有負面影響,包括38%的學生因此“不開心”,29%的學生感覺“有影響但無所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只有22%的美國學生認為有負面影響,且均表示“無所謂”,2/3的美國學生覺得“完全不影響”。評:人格的獨立性好像差別很大的樣子!
中美學生在挑選對象時,都把“共同愛好”放在了首位,把“善良”放在第二位,可見同學們的內心里都是懂事的乖孩子!
校園戀情中的生活描述:中國學生戀人在一起做得最多的三件事分別是做作業(21人中19人首選這個,慘?。?、結伴上下學和看電影;美國學生戀人的選項先后排序是看電影、做作業和結伴上下學。看到差別了吧!
關于校園戀情的成本,中美學生差別不大,約70%都在每次300元(50美元)以下,但中國學生有10%選擇了“600元以上”,美國學生沒有超過100美元的。
中國學生想得更長遠,33%覺得他們對未來有計劃,只有11%的美國學生有未來計劃。
在問卷中,中國學生對家長們的評價超出我的想象:只有30%的學生認為家長對校園戀愛表示“明確反對”,而且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戀愛后,家長的首選是“告訴我要對另一半有更多了解再作決定”——至少在孩子們眼中他們會這樣做!中國家長與美國家長的開放度不相上下哦!
中美學生眼中各自的老師還是有較大差異的,在得知班級里有同學戀愛后,中國學生認為老師首選是“聯系并告訴家長”,美國學生更多的是“老師認為如果沒有壞的影響就無所謂(11人中9票)”。
86%的中國學生認為初中階段的老師對校園戀愛是最“感冒”的(我國初中戀愛情況可見一斑哦);美國學生對此比較平均,44%認為是初中老師嚴厲,44%認為高中老師嚴厲(難道他們讀的是6年一貫制,沒有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