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制定程序規則
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
北青報記者從中科院學部工作局了解到,去年底,已經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外籍院士楊振寧和姚期智先后提出,希望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因為外籍院士轉為中科院院士在學部歷史上是首次,沒有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經過審慎研究,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按照這個新制訂的程序和規則,楊振寧院士加入了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姚期智院士加入了信息技術科學部。
“兩位外籍院士作為國際著名科學家,加入中國科學院院士隊伍,對于提升我國科技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中科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二人都是清華大學全職教授。
楊振寧院士今年94歲。他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后創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此前,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2003年底,楊振寧回北京定居,住進清華大學,出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榮譽主任,并為本科生講授普通物理。
姚期智2004年歸國
“這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工作”
姚期智院士是在楊振寧的介紹下回國的。今年70歲的姚期智是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他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美國多所名校任教,回國前是普林斯頓終身教授。2004年起他在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并于次年獲得北京永久居留權,目前他是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教授,在清華先后創辦了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姚班)、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ITCS)、交叉信息研究院(IIIS)和量子信息中心,致力于培養國際水平的一流計算機人才。
姚期智表示,他2004年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而后回歸祖國。對于在清華大學的崗位上參與科技強國的工作,姚期智形容為“是一個劃時代的壯舉”。
姚期智對北青報記者說:“這么多年來,培養我們的青年才俊,促進高端科研的開展,這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義的工作。感謝中科院特別立法,讓我由外籍院士轉為本國院士。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國人,我覺得萬分的欣慰與驕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嘉